以艺术之名 商业音乐比赛为谁而办?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2022年新加坡国际小提琴比赛由杨秀桃音乐学院主办。(杨秀桃音乐学院提供)
2022年新加坡国际小提琴比赛由杨秀桃音乐学院主办。(杨秀桃音乐学院提供)

字体大小: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之名被冒用办比赛一事尘埃未落定,命名具官方色彩的商业比赛近来却如雨后春笋。过多不受监管、有“碰瓷”真正专业比赛之嫌的商业比赛,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什么影响?作为个人,学会分辨不同性质音乐比赛的同时,也需反思学音乐的真正目的。

今年11月,《联合早报》报道《名义被冒用办比赛索报名费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主办方吁公众勿上当》的新闻在本地艺术界引起关注。从9月起,一些社交媒体上出现以“2024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为名的器乐、声乐、舞蹈等比赛海报和推文,使得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主办单位艺苑公司,连同南洋艺术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艺术学院等名誉受影响的机构发表联合声明,澄清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不举办任何赛事,呼吁公众不要上当。


这起事件是假托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之名办比赛,还是为收取报名费的网络诈骗,至今没有足够证据下结论。然而以新加坡之名办艺术比赛,组织游学团,确是疫后蔚然成风的商业活动。

专业与商业比赛的区别随着近年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世界排名不断跃升,国大和南大校园成了许多中文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景点。尤其在学校假期,不少来新加坡观光的游客会带着孩子参观校园,感受亚洲顶尖大学的氛围。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