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时隔四年举行外长会 商定加紧筹备三国领导人峰会

字体大小:

中日韩时隔四年多于星期天举行三国外长会,商定加紧筹备三国领导人峰会,并同意在安全、经贸、科技等六个领域推进合作。受访学者分析,中日韩外长会再度举行释放非常积极的信号,展现三国希望防止东亚地缘政治出现新阵营分裂的意愿。

韩国外长朴振、中国外长王毅、日本外长上川阳子星期天(11月26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第10次三国外长会,上次会议于2019年8月在北京举行。

据韩联社报道,朴振会后召开记者会介绍会议成果:三方会上重申尽早举行三国领导人峰会,但未透露峰会的具体时间。

为加强外交经济交流,中日韩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行领导人会谈,但由于双边纷争和冠病疫情干扰,三国领导人峰会停摆近四年。

据韩联社报道,由于今年剩下时间不多,三国考虑于明年初举行峰会并正在做相关准备。

在星期天长达1小时40分钟的会议中,中日韩外长也商定尽快恢复三边合作,实现合作正常化。朴振说,三方应推动三边合作的制度化发展,进而构筑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三边合作体系。上川则指出,国际安全局势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和复杂之际,加强三边合作将有助于地区和平。

王毅则呼吁中日韩以更进取的方式和态度,为地区及世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他承诺,中国将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同日韩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重入正轨。

三国外长星期天也重申,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符合三国共同利益,将加强各级沟通,解决朝核问题。但朴振也强调,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和弹道导弹、研发核武器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之一;日本的表态与韩国基本一致。中国则呼吁各当事国应保持冷静和克制,并重视朝鲜对安全的合理关切。

《读卖新闻》披露称,中国本月中才回复出席中日韩外长会,以考验日韩耐心,并对与美国强化关系的日韩进行遏制。

《日经新闻》则分析,美日韩不断深化安全合作提高了中国的警惕;北京此次接受与日韩对话是因房地产衰退等因素导致中国经济下滑,希望实现与两国关系正常化,增加海外投资。中国并希望三国能在气候变化、卫生等共同问题上深化合作,以结束因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先进半导体造成的“经济分裂”。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在乌克兰战争难以结束、朝俄关系进一步紧密之际,如果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动荡,将对整个东亚的稳定繁荣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避免朝鲜半岛新紧张引发地缘政治出现重大历史倒退,是中日韩目前最大的共同利益。

朱锋认为,中日韩回到三国合作机制磋商,表明中国不会重新与朝俄组成“北方三角”,与美日韩组成的“南方三角”对抗。

朱锋研判,在美日韩今年8月举行领导人峰会后,中国与日韩举行外长会,“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地缘战略平衡”,对地区稳定与合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王毅星期天也与朴振举行两小时会谈,是中韩外长继今年7月在雅加达会面后再次会面。双方确认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位,也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事宜交换意见。

中美科技战持续之际,王毅呼吁中韩共同抵制“经济问题政治化、科技问题工具化、经贸问题泛安全化”的倾向。

王毅星期六(11月25日)也在釜山与上川阳子会见,这是上川今年9月出任日本外长以来两人首次见面。王毅呼吁中日明确双方互不构成威胁;上川阳子则说,日中有望在不远的将来举行安全对话,形容与王毅的会晤“极其有意义”。

(东京特派员符祝慧支援报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