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穿梭六十余载 回顾基辛格百年人生

字体大小: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富尔特市一个东正教犹太家庭出世。

1938年,与家人逃离纳粹德国,移居美国纽约。

1943年,入籍美国,同年应征入伍,并赴德国在情报行动中负责翻译工作,同时协助围捕德国秘密警察。

1954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1957年,第一本著作《核武器与外交政策》发表,首次提出与全面战争相对的“有限战争”理论,在学术界和外交政策研究领域一炮而红。

1969年至1975年,在尼克逊和福特两届政府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并于1973年至1977年期间任国务卿。他对美国外交思想和政策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但也面对诸多争议。

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会面,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次年访华铺路。

1972年2月21日,陪同尼克逊访问中国,中美迎来关系正常化的重大时刻。

1972年2月20日,基辛格(右)陪同尼克逊访问中国。两人在飞往北京的专机上交谈。(路透社)

1973年1月,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与北越谈判代表黎德寿同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个得奖颇具争议,黎德寿拒绝受奖,基辛格则被指不配获奖,一些论者指他得对轰炸柬埔寨等军事行动负关键责任。

1973年1月23日,基辛格(右)在巴黎完成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同他握手的是北越谈判代表黎德寿。(法新社)

1973年10月,调停埃及和叙利亚与以色列的赎罪日战争,此次斡旋是积极推动“穿梭外交”的典范。

1973年11月7日,基辛格(左)访问埃及开罗,会见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这场穿梭外交最终在次年5月31日取得停战协议。(法新社)

1976年,据后来解密的文件披露,阿根廷军方认为,基辛格支持了这一年爆发的针对异议人士的镇压行动。

1977年,自政府岗位退下。同年1月,获时任美国总统福特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并受赞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1982年,咨询公司基辛格事务所成立。他退出政治舞台后,一直保持活跃,笔耕不辍,继续在外交领域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4年,在纽约接受心脏手术,同年《世界秩序》出版。

2021年,与科技界人士共同出版《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提出人工智能将重塑全球安全和世界秩序,并审视人工智能发展对个体和人类自我身份认同的冲击。

2023年7月20日,100岁高龄的基辛格(左)最后一次访问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此时距基辛格首次访华已过去52年,此次会面地点是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这是52年前他会见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场所。(法新社)

2023年7月20日,到访北京的基辛格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尝试推动中美关系向缓。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访问北京。他曾多次踏足中国,被中国人称为“老朋友”。

2023年11月29日,基辛格在家中离世,享年100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