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大选因素

字体大小: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称,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大选年国内政治因素。

《人民日报》星期天(5月12日)发表署名“钟才文”的评论文章,题为《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用意何在》。

文章写道,近段时间以来,“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美国极力渲染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引发一些国家跟风炒作。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可以说是众目昭彰。”

文章称,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最大企图是遏制打压中国优势产业,重要意图是扶持美国本土产业发展。另外,也是为了服务大选年美国国内政治需要。

文章写道,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最终选举结果将取决于少数几个关键摇摆州的选情。民调显示,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在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佐治亚、亚利桑那、威斯康星、内华达等六个关键摇摆州竞争极为胶着。而钢铁、燃油车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恰恰是支撑上述关键摇摆州经济增长和就业民生的重要支柱。

文章称,无论是宾夕法尼亚的钢铁产业、密歇根的燃油车产业,还是佐治亚和亚利桑那的光伏产业、威斯康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内华达的电池产业,都面临着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竞争压力。此时抛出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正是美国大选候选人为了赢取选战胜利、迎合关键摇摆州选民和利益相关方需要采取的重要策略。

文章最后写道,遏制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不能使美国本土产业变得强大,反而会扭曲国际市场,损害资源配置效率。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到头来只会是损人不利己。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4月7日在北京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时,表达了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李强则回应称,中国希望与美国一道,坚持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不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