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持续推进戒烟运动

虽然政府于戒烟责无旁贷,个人健康最终须是个人责任,不断普及烟害知识,建立戒烟的社会规范,如划出特定吸烟区、不鼓励烟客边走边吸烟、扩大戒烟范围等,才是可持续的有效办法。图为在乌节路主要行人道上张贴的大型贴纸,提醒公众所在处属于禁烟区。(档案照片)
虽然政府于戒烟责无旁贷,个人健康最终须是个人责任,不断普及烟害知识,建立戒烟的社会规范,如划出特定吸烟区、不鼓励烟客边走边吸烟、扩大戒烟范围等,才是可持续的有效办法。图为在乌节路主要行人道上张贴的大型贴纸,提醒公众所在处属于禁烟区。(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3月26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周抽至少10根烟的烟客从2021年第三季的10.5%,滑落至去年第四季的9.5%,但每周抽少过10根烟的“偶尔吸烟者”却有所增加,从2021年第三季的2%,增至去年第四季的3.2%。当中,使用电子烟或加热烟草产品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我国的戒烟运动至今虽然取得成果,同时还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电子烟或加热烟草等新科技和产品的出现,以及年轻人无法遏制的好奇心与探索新事物的冲动。

随着健康知识普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抽烟的坏处,全球烟客人数持续下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全球成年烟民占人口比率,从2000年的三分之一,减少到2022年的五分之一,这与新加坡出现的下降趋势吻合。各种研究也发现,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有助于减少烟民数量。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全世界80%的烟客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大多数社会,烟民也集中在中低收入阶层的男性群体。

这一现象背后的因素复杂,但富裕国家和阶层的烟客相对少,部分原因或许跟健康知识的普及有关。相关的研究报告都对青年烟客的成瘾现象表达关注。与烟民比率下降这一趋势相反的“偶尔吸烟者”增加现象,值得关注,因为当中主要是好奇的年轻人。新加坡在2018年立法全面禁止电子烟,但互联网交易的便利,使得近年来本地使用和拥有电子烟被捕的人数逐年攀升。这类新产品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香烟,对“培养”新烟客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要让戒烟运动成功,除了不断普及烟草有害的知识,正视电子烟或加热烟草等新科技和产品的潜在威胁,并有效遏止,社会大众对烟客的态度,也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某种层面上,烟客是烟草产业的消费者也是受害人,应该视他们为须要帮助的上瘾者。所以,社会应当创造各种条件,协助有意者戒烟,同时不要过度敌视还无法戒掉坏习惯的烟客,以免适得其反。部分舆论对二手烟的过度担忧,可能引发烟客不必要的反弹心理,妨碍戒烟运动的推进。

同时,大众对于戒烟的终极目标须符合实际,避免陷入乌托邦的高远理想,导致事与愿违。人们理应意识到,抽烟与喝酒、赌博甚至嫖妓一样,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根除的行为,不可能期待实验室的洁净程度。美国1920年代的禁酒时期便是前车之鉴,当时因为宗教道德洁癖而颁布的禁酒令,反而导致有组织犯罪借贩卖私酿酒而猖獗,暴力横行,最终禁酒令以失败告终。但美国社会并没有因为人们再度合法饮酒而变得道德沦丧。

与任何社会运动一样,戒烟的推进必须立足于理性计算而非宗教道德高地。新加坡毕竟实行政教分离原则,任何政策都得根据社会科学以及对人性的真切认知来制定。这意味着决策者不能不考虑政策的机会成本,比如过快过猛地提高烟草税,必然同时增加走私香烟的牟利动机和执法难度;私烟的流通更可能增加烟客人数或吸烟量,加重公共医疗开销负担并降低合法税收。故此,对待戒烟运动采取中庸之道和循序渐进的做法,或许更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减少烟客人数必须是戒烟运动持之以恒的目标,这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不断通过各种渠道,鼓励烟客戒烟;另一方面防止青少年染上烟瘾,制造新的烟客群体。虽然政府于戒烟责无旁贷,个人健康最终须是个人责任,不断普及烟害知识,建立戒烟的社会规范,如划出特定吸烟区、不鼓励烟客边走边吸烟、扩大戒烟范围等,才是可持续的有效办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