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永康:华人籍贯认同面面观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9月1日以后发出的新加坡电子出生证将显示孩子父母的籍贯。(移民与关卡局提供)
9月1日以后发出的新加坡电子出生证将显示孩子父母的籍贯。(移民与关卡局提供)

字体大小:

日前,内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透露,考虑了会馆、商会以及媒体的反馈后,当局将把华人籍贯的资料放回电子出生证中,并表示理解华人珍视及守护籍贯的心情。尽管有人形容这是茶杯里的风波,但新加坡华人的籍贯认同,确是源远流长。有两个方面在大力强调:一是本地南来移民,为了“抱团取暖”的需要;二是在籍贯的根源地中国,有海外联系的“侨乡”,是庞大的人文资源,或时髦称之的软实力,亟需重视。

不说别的,一部潮剧电影《苏六娘》,在本地影院可以连映72天593场。如此文化认同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不过为了集中说明问题,拙文只论述新加坡的情况。愚以为,华人籍贯的认同应该是道选择题,不该成为是非题。守护籍贯者当然须得到尊重,但若有华人认为不必把“祖籍”列入国民登记资料,相信也可以心安理得。

以本人来说,对国民登记最大的感激,是允许身份证上列入正体字(繁体字)的本姓“莊”。种族是Chinese,如果一定要我输入籍贯,最合适的该是“华语人”。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