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平:民族复兴大业须更具普世意义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无论今冬明春疫情如何恶化,中国终究会走出困难,重返经济增长的道路。图为一摩托骑士星期一在上海的道路上行走。(路透社)
无论今冬明春疫情如何恶化,中国终究会走出困难,重返经济增长的道路。图为一摩托骑士星期一在上海的道路上行走。(路透社)

字体大小:

无论今冬明春疫情如何恶化,中国终究会走出困难,重返经济增长的道路。但这种事态的演变暴露了中国治理模式的一系列问题。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概念、路径、文化和价值体系以及制度安排上,提出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以清零为目标的大规模封控,在14亿人口的大国持续了三年,这本身就是奇迹。开始效果很好,到2021年夏,世界各国在疫情肆虐下显得风雨飘摇,而在武汉,这个一年前第一个暴发疫情和第一个封城的大都市,群众密密麻麻聚集在水上乐园戏水的照片,在世界媒体上疯传。当时中国扬眉吐气,“制度自信”再次登顶,领导人屡称中国抗疫“世界第一”。

然而一年后情况大变,世界各国逐渐恢复正常,但紧急状态在中国各地频频上演,包括上海深圳这样对世界产业链至关重要的特大城市也封了。长期封控对中国经济的损害是伤筋动骨的,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是破纪录的0.4%;企业停工倒闭,供应链不断向国外转移,在客观上帮助了美国及其盟国自特朗普政府以来与中国脱钩、在中国之外重建供应链的努力。直到10月份,二十大报告仍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