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墙外

黄伟曼:走进老大厦 反思城市空间经营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作者因为身边友人都在谈论这座原本没落的老建筑如何成为年轻人周末最爱流连的地方,所以好几次到访建安大厦,每次都有新奇的体验或发现。(法新社)
作者因为身边友人都在谈论这座原本没落的老建筑如何成为年轻人周末最爱流连的地方,所以好几次到访建安大厦,每次都有新奇的体验或发现。(法新社)

字体大小:

近年来,不少负责进行城市规划的官方单位与私人企业,都开始重视且推广“地方创生”(placemaking)的概念,用意虽好,但效果并不显著。城市创生的核心在于认识到一座城市的活力,不能单靠城市景观的改善,城市生命力来自生活情感、历史与记忆的整合,整体概念还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坐落在实里基路一带的建安大厦即将拆除,却在倒数计时的几个月里,因业者将空间开放给民间独立经营者进行“快闪”项目,突然焕发新活力。不过,本周末建安大厦即将关上大门,曲终人散后,这项有趣的空间实验是否给了我们一些新的领悟?

过去一个月,笔者因为身边友人都在谈论这座原本没落的老建筑如何成为时下年轻人周末最爱流连的地方,所以好几次到访建安大厦,每次都有新奇的体验或发现。在大厦里,原本闲置的店面有些还留着老招牌,摇身成为人们“寻宝”或进行二手衣物、图书交换的旧货店;有社会企业租了小空间举办小展览,也有涂鸦艺术家在楼梯旁、墙壁进行创意挥洒;笔者也在某个周末参加一场关于建安大厦历史发展与未来的讲座,收获满满。

建安大厦建于1970年代,老建筑当然已不复当年风采,因为灯光昏暗,格局较窄,整体环境氛围与一般民众熟悉的乌节路大商场或甚至较新的邻里商场非常不同。然而,也因为它与设计、购物选择千篇一律的新加坡商场有别,这似乎唤起了许多年轻人对空间的好奇。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