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

张森林:新华文学馆前路再探索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1981年2月14日,中国文学家巴金在写作《创作回忆录》时,首倡创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四年后,1985年1月5日,位于万寿寺行宫院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创设。2000年5月23日,位于芍药居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开馆后,不只掀开中国现当代文学典藏的新面纱,也吸引无数海内外华人前往观摩,并写下与之相关的诸多篇章,例如新华写作人陈志锐、吴耀宗和伍木,先后在2000年、2002年和2008年,于《联合早报·文艺城》发表《新华文学改良刍议》《泱泱北京》和《设立新华文学馆刍议》。

不仅如此,新加坡文艺协会筹备多时的新华文学馆,也在浓烈的期盼氛围中,加快征书设馆的步伐,并在2012年正式创立。新华文学馆的创建初衷始于1990年代中后期。2007年,时任文艺协会会长骆明在一场文学专访中指出:“现阶段,如果国内外的学者或学生想研究新华文学史、作家生平、作家作品、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资料,他们需要通过各式各样的管道寻找资料,过程相当费事又费力。由于没有史料和文学馆,有很多收藏家把收藏的物件送给国外的收藏家。更多时候,当找不到愿意收藏的人或团体,书籍最终流落街边或送给收破烂的。”2021年,长期负责馆务的新华作家胡春来在《新华文学馆10周年(2011年至2021年)》一文中说:“这是一项抢救新加坡华文文学旧时代书籍以免灰飞烟灭造成巨大损失的后果的繁琐工作。”

从2011年开始有外宾到访以来,新华文学馆至今接待过许多海内外宾客,让广大的在读学生、文教界人士和社会大众受惠的同时,无形中也为新加坡在国际上增添多一张文化名片。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