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向京:当过记者的作家

当过记者的作家海明威。(互联网)
当过记者的作家海明威。(互联网)

字体大小:

没有深刻把握现实生活的丑陋阴暗,殖民的伤痕,无以塑造魔幻写实主义小说。

记者与作家看似只有“一墙之隔”,许多热爱文学与创作的人投身媒体,不少见识过社会百态后,成为一流的作家。当然有更多记者攀越不过那一堵墙。

过去200多年的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不少是记者出身。新闻现场是记者写作的练笔地,更是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美国作家海明威18岁以记者身份游历各国,小说《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源自他作为战地记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的生活体验。

名作《老人与海》改编自古巴一名老渔民捕猎一条后被鲨鱼吃掉的大马林鱼的真实故事。坚守新闻创作条则,单脚站立写作的海明威创造了电报体风格——言简意赅,少用形容词和修饰词,直白的叙事更能展现人生战场的拼搏精神。

记者出身的诺奖得主包括:亨利克、显克微支、赛珍珠、莫里亚克、邱吉尔、辛格、奈波尔。拉丁美洲更是记者作家的盛产地,从秘鲁的尤萨,墨西哥的富恩特斯,阿根廷的马丁内斯到乌拉圭的加莱亚诺等等,显示没有深刻把握现实生活的丑陋阴暗,殖民的伤痕,无以塑造魔幻写实主义小说。

当了40年记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奎斯(或译马尔克斯)说:“即使像狗一样忍辱负重,我也找不到比记者更好的职业。”经典小说《百年孤独》问世12年前,马奎斯就以一篇关于一位海难幸存者的连载报道轰动整个哥伦比亚。马奎斯重视记者身份甚于诺奖桂冠,希望作为一名记者被人们铭记,而不是《百年孤独》作者或诺贝尔奖得主。

马奎斯(互联网)

若说在外祖母家奇特的经历为马奎斯的童年播下了魔幻的种子,记者生涯则为其作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16岁已构思《百年孤独》的马奎斯,苦于文力不逮无法应对这个包裹而搁在一边,选当记者培养笔力,充实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从中学会脚踏实地,成为《百年孤独》叙事基调。此作雏形来自他的记者稿件《布恩迪亚家的房子——为一部小说写的笔记》。马奎斯认为,“有时,真实的生活比故事还要恐怖得多。该向现实生活提议,让它还是谨慎一些为妙。”告别作《苦妓回忆录》讲述一名年过90岁的老记者恋恋青春的故事。

2015年诺奖得主、白罗斯的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又译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是首位得奖的在职记者,让非虚构文学作品成为赢家,奖金换来写作的自由。新闻或文学都是人学,亚历塞维奇藏在采访对象的身后,让每个人成为现实主体,用他们各自口述纪实记录,通过复调式书写的“文献文学”,记录俄语民族、苏联社会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创痛与人性情感。

亚历塞维奇的书写得非常慢,作品少过10部。她从第一本书《那时我正要离村庄》批判苏联户籍制度开始(也开始书被禁的生涯),努力摆脱记者烙印,遍试各种体裁后,“选择让人物自己表达自己”——根据受访者经历汇聚而成故事体裁,原本如实记录一个个口述,每名个体而非群体的声音鲜明、亲切,表达对周遭事的怀疑,直抵人心。

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互联网)

亚历塞维奇的《战争中没有女性》耗时五年创作,跑了200个村庄采访了数百名曾参与二战的苏联女性、战士、游击队员和后勤人员,她们的生活和命运都被二战剧烈地改变,要承受与她们体力不相符的搏杀与劳动,且在战后被忽视。《锌制男孩》以苏联入侵阿富汗耗时10年的战争为背景,一名将要返回苏联本土的准尉说:“以后我可怎么活呀?我总想杀人”;另一个受访者说,回到苏联之后,整整一年不敢上街。有些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参与战争,一次次把亚历塞维奇告上法庭。

亚历塞维奇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发生后四年才动笔,采访幸存者人数近500人。期间她和家人生活在被污染地区,母亲因而失明。近400万人受到辐射影响,超过33万6000名居民被迫撤离。在受污染的区域,孩子们在操场上站15到20分钟,就会晕倒在地鼻孔流血,他们和父母渐渐得了癌症死去。

完成《战争中没有女性》后,亚历塞维奇很长时间不敢正视磕碰而流鼻血的孩子,那会让她想起因战争流血而永久留下创伤的人们。然而,她还是一次又一次在新闻现场,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个人的,群体的悲剧与真相。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