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章星虹:加东那排店屋

丹戎加东路306-380号店屋,在日据时期曾充作日军“慰安所”。(吴庆辉摄)
丹戎加东路306-380号店屋,在日据时期曾充作日军“慰安所”。(吴庆辉摄)

字体大小:

本打算离开这个沉重话题,可友人数则短信问及加东和七英里的“慰安所”旧址,似又把我带回到那个早上,看见我俩站在丹戎加东路(Tanjong Katong Rd)的一排店屋前。

这是我们半个月内第二度来到丹戎加东路,这回是要细看一排两层高的战前店屋——1995年8月早报年轻记者霍月伟曾撰写一篇访问特写,题为《慰安所里当帮工》,文中受访人是当时退休人士傅耀华。傅氏提到日据时期他12岁,随着母亲来到加东打零工,地点就在月眠路和白兰森路(Branksome Rd)之间的这排店屋。

丹戎加东路很长,数条横向支路将之分隔成一个个街区,每个街区里有十几二十间30年代建造的店屋。当年日军把位于卫翰路(Wareham Rd)和白兰森路之间的五个街区辟为“慰安所”区,傅耀华打零工的那排店屋便是其中一个街区。

那天也许是周末的缘故,店铺大多还未开门。我们顺着五脚基一路走着,经过小吃店、糕点店、宠物诊所,还有邻里常见的杂货店,都探头向里面望望。晨早阳光打出橘黄色光谱,略暗的过道上一时间光影斑驳;店外隐隐飘来班兰的丝丝香气,环望四周竟找不到香气来自哪个角落;远远听见车铃声,有人骑着脚踏车在街对面慢悠悠地踩过。

受访人傅耀华的回忆里,提到过这排店屋:日据时期这整排店屋的十多个店铺,面街的店面全部被封,只留数个楼梯供人出入。店屋二楼“禁区”则是“24小时开放,日本兵进进出出不绝”,那里“十几间房屋都打通了小门,通行无阻”。他记得日本兵喝醉酒就会大叫大嚷,有时“半夜还会听到鞭打的声音”。

在厨房当小跑腿的傅耀华,偶尔会被二楼女子叫上楼为她们捶捶背。那些女子穿着和服,以日语交谈,有些也会说简单的福建话,不过从外表看“很难说得出她们是华人还是日本人、韩国人”。要到长大后他才渐渐意识到,当年打零工的那排店屋,其实是日军设在丹戎加东路的“慰安所”之一。

今天,丹戎加东路上的这排店屋,因着傅氏这段记忆而别具历史价值。受访人当年目睹的“慰安所”内部格局、日军出入情况,以及对二楼“慰安妇”的细节描述,令之成为一个能供人想像过去的历史现场,也成了这段历史研究的重要佐证之一。

保留一地记忆,媒体向有角色——月伟这篇访问特写让我们又想起这一点。1990年代初当韩国“慰安妇”发起控诉时,各国政府或因考量不同而反应不一,可整个亚洲的媒体那次都动了起来,本地英巫华媒体亦无缺席。他们透过各自渠道竭力寻找本地受害人,刊登了多篇相关报道,包括早报这篇就“慰安所”主题所做的访问特写。事实上,幸得本地媒体自战后多年来的锲而不舍,历史学者今天方能以积累下来的碎片,拼凑出较为完整的日据图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