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禄:面料市场的“喀秋莎”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曾经的董家渡轻纺面料市场。(雍榕摄,作者提供)
曾经的董家渡轻纺面料市场。(雍榕摄,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董家渡路和外仓桥街曾有个中外闻名的面料市场。

小时候听说董家渡这个地方,仿佛是荒郊野地的边缘,节假日跟大人“白相”城隍庙,绝对不会想到去董家渡走走。许多年后,我成了文学青年,嘤嘤其鸣地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有一次骑自行车去董家渡路看望一个文友,从老西门切到中华路那个“下弦月”,一路上经过上海龙虾片厂,还有带钟楼的电信局老洋楼。拐入董家渡路,所见多为板墙灰瓦的本地房子,门檐低小,点缀着红花绿葱,沿街小店和路边摊鳞次栉比,向黄浦江方面眺望,鹤立鸡群的便是老天主堂巴洛克式弧顶。

新世纪之初,我从徐汇区田林地区搬到老南市的大南门,安顿好新家,第一桩事情就去董家渡路看看,街道、弄堂、房屋,还有从屋顶后面高耸入云的老树,还是旧模样。只是惊愕地发现董家渡路和外仓桥街一带搭建了许多简易凉棚,犬牙交错,密不透风,花花绿绿的布料挂在架上,堆在地上,它们可能是厂里处理下来的零头布,也可能是积压已久的库存。本地女人、外国女人(尤以丰乳肥臀的俄罗斯女人居多,小老板一律称她们为“喀秋莎”)蜂攒蚁聚,群雌粥粥,挑红拣绿,讨价还价,大包小包塞得鼓鼓囊囊,掩笑而去。

时装新款迅速登场有人告诉我,这是中外闻名的面料市场,做买卖的有本地人,更多的是外来客。街面房开出好几家裁缝店,中外电影海报贴在门板上,定做西装礼服、婚纱旗袍、欧美时装。每年春秋两季法国、意大利发布的时装新款,半个月后就在这里闪亮登场。好几位港台歌星曾来这里打卡,七浦路服装市场的老板也在此进货。我隔窗瞄了一眼,裁缝师傅已经用上了电动缝纫机和蒸汽熨斗。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