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撰族谱 海南陈氏公会为宗族史拾遗补缺

海南陈氏公会今年欢庆成立88周年,获杰出会馆奖可谓双喜临门。(海南陈氏公会提供)
海南陈氏公会今年欢庆成立88周年,获杰出会馆奖可谓双喜临门。(海南陈氏公会提供)

字体大小:

荣获杰出会馆奖的海南陈氏公会,不遗余力推动中华文化和海南乡土文化,除诗词吟唱比赛、海南会话班,还举办系列海南文化丛谈,介绍海南岛历史和先贤故事。为建立本土身份认同,公会以新加坡族人为对象修撰族谱,下来并计划在会所推出城市农耕项目。

海南陈氏公会推广文教体育活动不遗余力,也积极修撰族谱,为宗族史拾遗补缺。荣获2021/22年杰出会馆奖后,公会深受鼓舞,展望未来。配合新加坡30·30愿景,公会正探讨利用会所天台发展城市农耕活动的可能性。

会长陈嘉兆说,今年适逢海南陈氏公会创会88周年,获奖可谓最具意义的生日礼物。

回顾过去三年,冠病疫情不但没有影响海南陈氏公会的会务,反而加强了公会的韧性,让他们学会利用新科技,把活动由实体转至网络,举办的网上导读课,最高纪录有上千人一起参与。

陈嘉兆说:“对于中华文化和海南乡土文化的推动,我们是不遗余力的。放眼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勇往直前,继续努力,希望能够再创辉煌。”

弘扬诗词吟唱文化

有感诗词吟唱的文化传统正在消亡,海南陈氏公会多年来积极弘扬诗词吟唱文化。2022年,公会开办为期四周的“中华古典诗词的朗诵与吟唱”免费课程,因反应踊跃乘胜追击,主办首届“全国中华诗词吟唱比赛”,获得不俗回响。旗开得胜后,公会计划每两年举办比赛,并要扩大规模,邀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社团组织派代表前来切磋观摩,不限籍贯。

海南陈氏公会首办全国中华诗词吟唱比赛,冠军郑光辉(中)、亚军叶少玲(右二)、季军林家豪(左二)从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右一)和海南陈氏公会会长陈嘉兆(左一)手中接过奖金与奖杯。(档案照)

相关课程和比赛的主要负责人是海南陈氏公会文教主任陈垂良。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却越来越少。写诗者很多,会吟唱的却很少,因此公会深感保留与传承的迫切。”

2023年12月,公会将开办青少年诗歌吟唱班,作为赛前的预热与铺垫。

海南陈氏公会积极推动的文教活动,还有海南文化丛谈系列、文学导读和网络授课。海南文化丛谈系列介绍海南岛简史、先贤故事和海南话。冠病疫情下,公会的网络课程应运而生,导读的都是中华传统读物如《幼学琼林》《性理字训》。为方便读者阅读,他们还将内容译成白话文,每天发送到社交群组,触及数百名用户读者。

陈垂良指出,许多流行歌曲富内涵和诗意,若只是跟着潮流唱,不曾细想内容,未免可惜,因此公会下来计划新增歌词赏析活动,介绍相关歌曲,探讨其中的典故与奥妙。

汉语拼音课受欢迎

公会也开设海南会话班和汉语拼音课程,吸引许多会员及非会员参加。海南会话班从零开始教授海南话,包括俗语、成语、歌谣、戏曲和相声等,以留存并弘扬珍贵的文化瑰宝。

由副会长陈洁如指导的汉语拼音课程吸引不少年长人士报名,年龄最大者已过八旬,一堂课有二三十名学员。透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课程帮助他们掌握标准发音,易于用来手机传讯之余,也让他们不与数码世界脱节,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海南陈氏公会开设的汉语拼音课程很受年长人士欢迎。(海南陈氏公会提供)

2019年,公会出版首部宗谱《开族传世谱集》,以宗亲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第一代为开基始祖,建立本土身份认同,为家族史掀开新篇章。此举获会员积极响应,海南陈氏公会随即展开《相册家谱》的编修工作。

陈嘉兆说,修订族谱固然是为了延承先绪,但也要顺应时代转变,不拘泥传统谱法的格局形式和章法。《相册家谱》以搜集家族生活照和图表等文史资料,编辑成图文并茂、易查易懂的家谱,以期巩固宗亲的自我认知和爱国精神。

推广艺文活动以外,海南陈氏公会也在会所四楼的多功能空间开辟乒乓室,并购置设备器材如乒乓球塑胶地板,让会员锻炼身体,联络感情。公会内年轻乒乓球员辈出,包括国家队代表陈昭瑞和陈昭澐。

海南陈氏公会会所内设乒乓球练习区,每周有三组乒乓队会员前去使用。(海南陈氏公会提供)

推动城市农耕

坐落在佘街(Seah Street)27号的海南陈氏公会大厦,一楼与二楼出租,三楼与四楼为会所,五楼天台空置。

配合新加坡食品局推出的30·30愿景,即本地农产品在2030年时,足占国人营养需求的三成,公会正探讨将天台发展成垂直农耕区,充分利用会所空间,为市区绿化尽绵力之余,也把城市农耕当做是会员的团建活动。

公会秘书长陈德发说,此举一方面可为市区地带增添绿意和活力,另一方面可吸引年轻会员到会所参加活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