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心变成负担 拜年“问题”最烦人

(iStock图片)
(iStock图片)

字体大小:

农历新年到亲戚长辈家拜年,难免会被“关心”一番。尤其是到了适婚年龄的男女,大概回避不了“那个问题”。亲友们的关心,无形中变成他们过节时的负担。

人生每个阶段对待节日的心情必然不同,就像读一本书,不同年纪不同阅历读起来就是不一样。

话说农历新年过两天就到了,这个日子对社会新鲜人来说,除了欢庆还隐藏了“危机”。

华人新年是关于家庭的节日,除了要祭祖(或说思念亡故的亲人),向亲戚长辈拜年必不可少,也是一年一度家人朋友维系感情的最佳日子。

见面就得说话,总不能闷坐在人家客厅或餐桌不发一语。除了吉祥话,伴随新年的一定是各种各样探问你生活的问题。都说新年关乎家庭,长辈们(有时甚至同辈)也都爱把问题集中在家庭上,总不厌其烦地问:什么时候带男朋友/女朋友回来?

关于这个问题,年轻世代早有许许多多kuso的回答。

如果你还有印象,2014年中国民歌歌手李丹萍改编《小苹果》,以一曲《新年打脸歌》掳获人心:“混得好混得挫有没有老婆/你问了又能做什么”

最近,一向幽默的上海彩虹合唱团也推出新年新歌《春节自救指南》,为大家重现新年和亲友见面时,人们爱问的人生追命课题连环炮,最后高呼“我有我自己的人生”,令观者“笑中带泪”。

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新加坡男性首次结婚的年龄中位数为30.3岁,女性则是28.2岁。迟婚是个趋势,愿意保持单身也是一些人的选择,更甭说现在是个恋爱自由且选择多元的社会,“有没有对象”这类家常问题恐怕是许多人新年避无可避的,类似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循环往复的主题。

为回避亲友问题 考虑旅行避年

对王沁仪(27岁,合规官)来说,年纪越长越不享受过新年,对其他节日的感觉也大抵如此。小时候逢年过节很愉快,农历新年最期待收红包,可是现在单身的她不敢期待,甚至不好意思收红包。

她身边许多朋友都结婚了。“我现在还在收红包有点难堪。”

王沁仪最不希望亲戚朋友在新年问她“那个问题”,听了让人超不舒服。

她发现这几年这个问题就像亲朋戚友写好的剧本,不断重演,让她相当有负担。

本以为习惯成自然,但心情总还是受影响。这些年累积下来的应对方式,就只有顾左右而言他,努力尝试开启新话题。

这甚至让她萌起农历新年出国旅行避年的念头。不过这念头还未实践,但她说,明年不妨试试,难得新年有假期,能够出国充电也不错。

幽默回应“那个问题”

王登辉(30岁,平面设计师)更希望亲戚朋友在新年聚会时问他关于工作的事情。

从事设计是王登辉的梦想,以前替人工作,现在他独立作业,有更大自由。能与家人朋友分享他的热忱,王登辉求之不得。问题一般不会太细,王登辉发现大家对设计师的工作生活相当感兴趣,想知道如何在这一行生存,但不至于直接问他月薪多少。

王登辉享受农历新年。他的母亲是新山人,因此农历年都会到娘家,让他和表兄弟姐妹聚会。年龄相近,大家谈话也投机,新山的新年气氛也不错。

即便如此,“那个问题”还是如影随形,让人厌烦。

“到了30岁还单身,这个问题肯定逃不掉。我知道亲戚会问,那我就幽默以对。”

这是王登辉的幽默方式:“等缘分”“因为你没有介绍啊”之类。庆幸的是,大家不会当真为他安排相亲。虽说身边朋友许多都已成家,但他暂时没有找个伴的想法。

“那个问题”很烦人,但他没想过要反击,或像网民描述的那样反问亲戚子女孝不孝顺。

新年还是要和和气气开开心心才行。

或就像最近的可口可乐广告那样,长辈问了“那个问题”,马上就拿烧鸡和可口可乐堵住她/他的嘴。

人生问题大循环:

1)什么时候带个男/女朋友回来啊?

2)带来的话:什么时候结婚?

3)结婚的话:什么时候生孩子?

4)生了孩子:上哪所小学?

5)孩子上学了:成绩如何?

6)孩子毕业了:找到工作了吗?

7)孩子已经工作的:什么时候带个男/女朋友回来啊?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