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付碎片化时代

我们身处讯息海量的年代。(作者提供)
我们身处讯息海量的年代。(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留学博客

静叶思

这几年的学习生涯让我逐渐意识到,面对日益繁杂的世界,分析和判断什么是最重要的,思考有限的精力该投于何处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少人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本设定好一大块时间用来上课或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却发现注意力和时间被切割成几十块,在电子产品上面簿、刷Instagram、查看邮件、回朋友短信、上网,还有处理各种琐碎事情。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晚上反省时却发现头脑一片混乱,感觉做了很多,实际上工作效率依然低下。

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系博士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概括上述现象时指出:现在很多脑力劳动者花费六成以上的工作时间在“浮浅工作”上,但这种工作和学习方式通常不会创造太多价值。

又比如,以我在中国的经验为例,我的微信订阅号栏目每天都布满小红点,被上百个不同分类公众号的推送轰炸。这些推送趣味性很高,能为我提供快速和多元化的资讯。

不过后来我了解到,这些推送的提供方追求的是获取更多用户和提高流量。因而这些推送大多都采用吸睛的标题,摄入调动情绪,甚至是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但完整有实质的内容相对缺乏。

而从我自身学习情况来看,这些年让我感到无奈的是每个学期得应付九门课的内容和作业。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很多学生被动地陷入跳跃式学习。很多课只能蜻蜓点水,为应付作业而学,没时间和精力深究。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结果是:虚浮,空心,半桶水……

所以近几年虽然我天天接触海量的资讯和信息,整体上我仍觉得自己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备、扎实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时间,信息,和学习的碎片化是如今身处碎片化时代的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学习收获,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那么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卡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出“深度工作”(Deep Work)的概念,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工作效率达到极限,大意是通过做更少的事,产生更多的价值。

我认为这个概念对应付时间的碎片化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方法就是减少手机和网络等身边的干扰因素,对时间加以管理,尽可能给自己规划出大块的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

这里要澄清的是,卡特并不认为“浮浅工作”不重要,只是觉得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它们集中绑定在特定的时段,减少它们占用的时间,避免给它们机会干扰我们的深度工作状态。

在应对信息碎片化和建立知识体系方面,我读到的一些观点认为,应减少低价值的碎片化阅读,恢复深度阅读的习惯,在无干扰的环境下读一些有深度和专业性的书籍。关键是要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形成一种有系统的,主动参与的阅读习惯。

这几年的学习生涯让我逐渐意识到,面对日益繁杂的世界,分析和判断什么是最重要的,思考有限的精力该投于何处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不被牵着鼻子走,活出一个更专注的人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