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造“无龄城市”实现百年健康

副总理王瑞杰星期四(8月25日)在美国国家医学院的“健康长寿全球路线图”亚洲推介峰会上致辞时,提到如何把握机遇让年长者充分发挥潜能,继续为社区做出贡献。(白艳琳摄)
副总理王瑞杰星期四(8月25日)在美国国家医学院的“健康长寿全球路线图”亚洲推介峰会上致辞时,提到如何把握机遇让年长者充分发挥潜能,继续为社区做出贡献。(白艳琳摄)

字体大小:

副总理王瑞杰指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社会应把握机遇让年长者充分发挥潜能,继续为社区做出贡献,即使体弱也应有信心继续外出活跃生活。职场更应改变歧视年长员工的狭隘心态。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持续延长,活到100岁可能将成为常态。我国计划打造“无龄城市”,采取以人为本的全面策略来提升年长者的健康,在2050年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景。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说,即使是体弱的年长者也应有信心继续外出,积极活跃地生活。

王瑞杰星期四(8月25日)在美国国家医学院的“健康长寿全球路线图”亚洲推介峰会上致辞时,提到如何把握机遇让年长者充分发挥潜能,继续为社区做出贡献。

峰会由卫生部、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医学组织和曹氏基金会联办。

为减缓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美国国家医学院委任不同领域的国际专家组成委员会,制定健康长寿全球路线图,旨在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和全社会在2050年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景。

委员会的研究发现,出生在发达国家的孩童超过一半会活到100岁,但这也将对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如何分阶段为百岁人生进行规划,以及可持续地应对医疗保健和退休需求,将是一大挑战。

王瑞杰说,时至今日,很多人仍以“银色海啸”的角度看待老龄化,认为这会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这种狭隘的心态必须改变。

针对雇主歧视年长员工的情况,王瑞杰强调,虽然立法有助解决问题,但更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让雇主意识到,为年长员工提供机会并不是在“行善”,而是对企业有益的做法。

担任委员会联合主席的国大高级副校长(卫生创新与转化)黄聿立教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年龄歧视的问题在新加坡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冠病疫情期间,年轻一代可能把各种防疫限制归咎于年长者。

“这会形成一种自我应验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年长者也会觉得受年龄限制而不能做某些事情。”

不过,科学和科技有望改善年长者的生活质量。王瑞杰举例说,自动化和数码科技的进步将为年长员工打造更包容的工作环境,而体弱的年长者也能依靠机器人等辅助科技原地养老。

孤独感危害生理健康 如同每天抽15根香烟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年长人口增加,以及家庭结构和生活安排出现变化,本地独居年长者过去10年倍增,从2012年的3万多人,攀升至去年的6万多人。

黄聿立指出,家庭规模缩小导致年长者的孤独感日益加剧,而孤独对生理健康的危害相当于每天抽15根香烟。

王瑞杰也提醒,年长者的孤独感可能对预期寿命和健康造成显著影响,而且这个问题不仅限于独居年长者。他引述杜克—国大医学院与日本大学去年的一项联合研究说,新加坡和日本的孤独年长者比同龄人少活三年。

新加坡人的预期健康寿命在全球名列前茅,从1990年的66.6岁增至2019年的73.9岁。王瑞杰强调,为了延长人们的健康寿命,我们须不断地努力。“我国可以也必须做得更多,来缓解年长者晚年的压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