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设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 加强长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左一)星期四为新加披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主持成立仪式后,参观了一些已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例如种植红树林的石坡护岸堤,它可成为缓冲浪潮的堤防,也可让海岸线焕发绿色生机。(林明顺摄)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左一)星期四为新加披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主持成立仪式后,参观了一些已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例如种植红树林的石坡护岸堤,它可成为缓冲浪潮的堤防,也可让海岸线焕发绿色生机。(林明顺摄)

字体大小:

在岸外建造多功能海堤和生态园、培植红树林与珊瑚礁等,都是我国新设立的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为应对海平面上升而将开展的研究项目。

公用事业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星期四(9月7日)正式成立本地首个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Coastal Protection and Flood Resilience Institute),以建立我国在海岸防护与防洪方面的专业团队和长期应对能力。

新加坡是高度城市化且人口密集的岛国,而且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低洼地带。全球气候持续暖化,意味我国将面对海平面上升和洪水的重重挑战。

根据预测,新加坡到了2100年,海平面会上升高达1米,这将威胁国家生存。加上降雨量增多,也将导致水患频繁,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特别是靠近海岸的机场、海港和大面积的工业区。

公用事业局总裁吴仕豪说,洪水曾经是本地常见的问题,我国经过几十年不断改善排水基础设施,成功将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大减了99%。如今,为了解决海平面上升和降雨加剧造成的影响,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本土治水知识和创新方案。

新研究所将作为公用事业局1亿2500万元海岸防护与防洪计划的核心。国大将是研究所的主导,与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新加坡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以及行业伙伴密切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在现阶段,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已推出九个研究项目,包括研发模拟降雨和海浪的模型以及预测系统、建造多功能的海堤和生态园、研究红树林和珊瑚礁的培植条件,以及改善现有海岸防护的结构和防水功能等。

傅海燕:海岸防护和防洪研究 对国家社会影响长远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配合新研究所成立的对话会上指出,世界各地正共同经历着气候灾难,新加坡是交通、物流与金融中心,如果因气候影响而停止运作,将面临巨大损失。

她说,海岸防护和防洪研究是“百年事业,千亿投入”,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将是长远的。这个大事业的参与者除了海岸防护的专业团队,许多生物学家、植物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等也会加入,共同研究各种方案对未来社区发展的影响,确保后代有更好的生活。

公用局海岸防护署署长邱翠妮说,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各种土地用途互相竞争,所以沿海地区也格外宝贵。“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确保我们的海岸线得到很好的防护,同时还要能为我国创造多功能价值,开发出能克服土地限制的创新方案。”

公用局在2021年已经展开市区—东海岸海岸线研究,预计在2025年制定可行的海岸防护方案。其他地区的海岸将陆续纳入研究范围,预计到2030年可完成初步的勘察与评估工作。

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的首任所长是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士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刘德源教授。为了吸引和培养更多相关人才,国大开办了海岸防护与防洪特别培训课程,让有志进入相关行业的土木工程系毕业生修读。南大也为本科生增设了海岸防护课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