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更全面 助确定未来策略

在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也举行“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的气候行动”研讨会。研讨会由新加坡管理大学综合学科学院副教授周祥龙(右一)主持,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自然气候方案研究中心主任许连斌教授(左起)、城市发展(CDL)首席可持续发展总监晏洁慧、科学教育社媒频道Just Keep Thinking创办人江蔓菁,以及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司长陈思慧,共同讨论社会大众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能扮演的角色。(林明顺摄)
在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也举行“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的气候行动”研讨会。研讨会由新加坡管理大学综合学科学院副教授周祥龙(右一)主持,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自然气候方案研究中心主任许连斌教授(左起)、城市发展(CDL)首席可持续发展总监晏洁慧、科学教育社媒频道Just Keep Thinking创办人江蔓菁,以及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司长陈思慧,共同讨论社会大众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能扮演的角色。(林明顺摄)

字体大小:

专家指出,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提供了比以往更全面、分辨率更高的数据,有助于当局在城市规划、食品安全、水源管理等领域确定未来的前进方向。

新加坡管理大学综合学科学院副教授周祥龙星期五(1月5日)受访时说,提高分辨率就像从古早的电视过渡到高清电视那样,电视的像素更高,让我们看得更清晰,也就是让我们能够更了解未来气候的可能情况。

周祥龙也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团的联合主席。他说,这份研究报告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聚焦于整个东南亚区,并且考虑到海平面上升、极端气温,以及东南亚城市化加速的问题。

他指出,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从现在到2050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将出现更多弱势人口,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主要基础设施受气候灾害威胁。

两三年内制定特别报告 提供城市内详尽分析资料

周祥龙说:“因此,掌握气候变化对城市地区的影响是我们目前在IPCC内部探讨的问题。我们将在未来两年到三年内,制定一份有关城市的特别报告,并希望通过利用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的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详尽的资料,以便采取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行动。”

不过,周祥龙认为,目前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中对于城市方面的分析可以再进一步。“我觉得可以在研究的模型中加入建筑物、道路、汽车、冷气等会影响气温变化的参数,这样就可以预测基础设施导致的温度变化或是热岛效应。这对一些企业和决策者很重要,例如建筑行业可以在工人面临极端天气时,让他们减少暴露在户外,更好地保护他们。”

数据显示树木面对一定风速可能倒下 所以须修剪防范

国家公园局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海岸与海洋生物多样性)处长卡伦博士(Karenne Tun)也认为,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有助于研究人员针对城市绿化、降温、应对暴雨等制定解决方案,帮助当局完善正在使用的模型。

“正如去年年底,人们注意到一些树木变得光秃秃的。我们可不是随意修剪,而是数据显示,树木长到一定程度后,在面对一定的风速时随时可能倒下,所以我们会不断进行适度修剪,以防发生危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