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发现一肺癌口服药 有助治疗罕见晚期癌症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血液科顾问医生阿南德(右)发现原本用于第四期肺癌的口服药可以治疗郭子航(中)患有的罕见癌症,父亲郭献来(左)见儿子病情好转,欣喜不已。(曾坤顺摄)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血液科顾问医生阿南德(右)发现原本用于第四期肺癌的口服药可以治疗郭子航(中)患有的罕见癌症,父亲郭献来(左)见儿子病情好转,欣喜不已。(曾坤顺摄)

字体大小:

全身上下多处查出恶性肿瘤,23岁的郭子航在抗癌的七年里,不仅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还与父亲一同研究生意经,创办餐饮店。在多年锲而不舍“尝百药”后,他终于寻得药到病除的良方,癌细胞奇迹般地消失了。

2017年,郭子航在中学例常身体检查中发现他的颈部有肿块、脊柱有侧弯迹象后,到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扫描,最终确诊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简称IMT)晚期。

这个极其罕见的癌症发病率少于100万分之一,患者身体多个部位都会出现恶性肿瘤。郭子航的颈部、腹部和大腿都有肿瘤。

他的父亲郭献来(58岁,企业主)是家中第一个得知儿子病情的人。父亲不仅暗自消化这一噩耗,还反复斟酌与儿子沟通的时机。“当时,我买了癌症书籍放在家里,想要给他一些暗示和心理准备。”

郭子航受访时提到,刚得知病情时他问父亲:“爸爸,我都这样了,还要继续读书吗?”

父亲鼓励儿子保持希望

年过半百,历经人生风浪的郭献来乐观地回应他:“如果你不会死呢?我们不能还没打仗就否定自己,失去希望。”

确诊初期,一家人曾与多名医生探讨进行手术的可能性,后因颈部太靠近大动脉,过于危险而作罢。

多年来,郭子航接受了多轮激酶抑制剂(kinase inhibitors)和类固醇治疗,但病情总是反复,饱受药物副作用困扰。

他说:“试过很多药,有些会让肿瘤缩小,但一不吃它又大了。而且用药也会让我上吐下泻,给其他器官带来负担。”

与家中兄弟联合开设两家餐饮店

长年为儿子寻医问药,家庭每月的医疗开销曾高达1万元。郭献来坦言自己幸好是生意人还负担得起。“我不想把他当病人看待,所以会让他参与经营家族建材生意,他一忙起来,就没时间过度担心病情。”

后来,郭子航嗅到了中央商业区经济型餐饮的新需求,与家中兄弟联合在滨海湾联通广场开设了两家餐饮店。

2022年,他的肿瘤继续增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血液科顾问医生阿南德(Anand Jeyasekharan)对他进行了下一代基因测序。

测序发现他的肿瘤存在ROS1融合的基因突变,且用于第四期肺癌的口服药色瑞替尼(Ceritinib)能够有效抑制ROS1并消除癌细胞。

郭子航从去年6月开始服药,三个月后复诊时,体内竟然未检测出任何癌细胞。

阿南德指出,该药物在癌症药物清单之列,这是全球医学界第一次发现这个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亚型的IMT。“医疗团队非常惊讶且欣喜,希望他在今年复诊时,也能维持现状。”

笑称自己常年游走在生死议题间的郭子航,呈现出一种超越自身年纪的成熟与豁达。面对长期抗癌的鏖战,他说:“心态和意志力是支撑我走到今天的关键,你内心要先相信一定会好起来,才有曙光。”

晚期癌症病患基因测序 可推动精准医疗药物研发

为推动精准医疗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计划为各类末期癌症病患进行一对一的基因测序,更深入地了解患者发生癌变和恶化的过程,或可帮助研发药物与发现新疗法。

阿南德指出,临床级下一代基因测序(clinical grad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简称NGS) 的主要目的是识别潜在“可操作”的突变,即那些可能被靶向药物治疗的突变。

他提到,当标准检测无法诊断特定癌症亚型时,下一代基因测序可以帮助病理学家明确诊断罕见或边缘病例。从治疗角度看,如果存在可用靶向药物治疗的突变,则有助于用药建议。

阿南德指出:“不是每个接受测序的病患都会发现可被靶向治疗的突变,但我们还是觉得值得检查一下,因为很多末期情况,常规治疗起不了作用。”

根据检测类型与涵盖的基因数量,基因测序费用从2000元到8000元不等。

他说:“我们非常希望能为每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测序,现在正在进行的一项全国研究中,患者可以1500元获得全面测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