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AI专家:年长雇员或拥有人工智能时代职场优势

在新加坡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大师班上,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同与会者自拍留念。(新加坡人力资本提供)
在新加坡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大师班上,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同与会者自拍留念。(新加坡人力资本提供)

字体大小:

“虽然我明年就81岁了,但我不愿退休,还想继续工作,只是不清楚在老龄化和人工智能共存的时代,聘用年长者还能为企业增值吗?”

在星期三(2月21日)的一个雇主品牌建设讨论会现场,坐在观众席中的周雪玲(80岁,社会企业家)向台上部长、AI专家和企业家抛出一个博得掌声的问题。

今年80岁的本地社会企业家周雪玲,在2月21日新加坡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大师班活动上提问。(新加坡人力资本提供)

机器工作数小时抵不上年长者灵机一动

该讨论会属于由新加坡人力资本(HCS)和劳动力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大师班系列活动,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AI Singapore)AI产品部高级总监张永习博士在回答周雪玲时说:“只要你懂得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年龄在职场上将变得不那么重要。年长者的经验和智慧恰恰是社会所需要的,有时候机器工作好几个小时,还抵不上(年长者)的灵机一动。”

张永习在发言中指出,在老龄化加剧而劳动力不足的当下,本地要创造出更多新就业岗位,摈弃仅依靠学历、经验和年龄评判人才的旧观念。

2月21日,新加坡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发展局联合举办以雇主品牌建设为主题的大师班系列活动。(新加坡人力资本提供)

本地高科技建材公司Infra Waterproofing总监陈惠意也对企业聘用年长者表示支持:“年长者拥有的才智可以弥补人工智能的局限,我看到一些年长者,即使已经九十高龄仍然活跃在社区事务的第一线。”

她告诉70多名现场观众和130多名线上与会者,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SG Digital Office)的很多数码大使(digital ambassadors)的年龄都在70岁左右,他们熟练地将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使用方法传授给更多年长者。

“我们应该让他们继续在职场发挥作用。当然,不必让他们每天去公司上班。”

我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须改变思维定式

据预测,新加坡将在2026年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在65岁以上。面对老龄化和人工智能同时“来袭”,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在会上指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

“过去,我们常常受限于时间、技能等条件不足,但现在,人工智能已将我们从‘受限模式’中解放出来,我们不应再像以前那样墨守成规、瞻前顾后,而要勇于尝试新事物。”

陈杰豪也是东海岸集选区基层组织顾问。他鼓励公众不要惧怕学习人工智能新技术时,分享了勿洛区一个“打破墨守成规”的商家例子。

“我曾目睹一个经营了30多年的商铺,虽然在冠病疫情期间经历了冲击,但由于商铺老板听取了一位理工学院实习生的建议,采用了网上销售商业模式,大大增加了所售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这家商铺的成功源自勇于尝试新事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