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有组织犯罪渗透各层面 各国须合作应对

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施托克说,有组织犯罪活动持续蔓延,涉及的罪案无国界化,没有任何司法管辖区能够独力应对。(卓祾祎摄)
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施托克说,有组织犯罪活动持续蔓延,涉及的罪案无国界化,没有任何司法管辖区能够独力应对。(卓祾祎摄)

字体大小:

全球每年有多达3万亿美元的赃款通过正规的金融体系悄悄流动,渗透世界各国的所有经济层面。贩卖毒品虽仍是跨国犯罪团伙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诈骗日益猖獗,渐有颠覆现况之态势。

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秘书长施托克(Jurgen Stock)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提及跨国犯罪团伙带来的威胁,并强调各国执法机构须通力合作以应对。他指出,犯罪团伙可轻易通过暗网购买新的诈骗技术,加上它们千变万化的行骗脚本,网络诈骗的规模迅速扩大。

跨国犯罪日益猖獗

“在网络匿名的推动、新商业模式的启发和冠病疫情的催化之下,有组织犯罪团伙目前的活动规模放在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全球化使犯罪活动更无国界化,很少局限于单个司法管辖区。”

总部在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正在拟定一份关于跨国有组织犯罪团伙威胁的报告,将列出这个有196个成员的国际机构最关注的10个犯罪团伙。预计这份报告4月份出炉。

国际刑警组织先后在法国里昂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了指挥与协调中心,第三个中心设于新加坡纳比雅路(Napier Road)东陵警署旧址的国际刑警全球大厦,于2014年启用,服务三个时区。(卓祾祎摄)

施托克指出,有组织犯罪活动遍布全球各大洲,涉及的罪案类型和伎俩层出不穷,有些团伙手握大量资源,贿赂或恐吓执法人员,导致罪案愈加横行。因此,国际社会须携手防范和追查藏匿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中的罪犯。

那些最危险的犯罪组织甚至几乎富可敌国,每年约有2万亿至3万亿美元(约2.7万亿至4万亿新元)的非法犯罪所得通过全球金融体系流入市场,但执法机构目前只能循线缴获其中的2%至3%赃款。“这意味着,约97%的犯罪所得仍在团伙手中,他们用来再投资于其他犯罪活动,同时将犯罪所得渗入合法经济中。”

毒品利润占赃款40%至70%

据估计,毒品买卖占犯罪团伙总收入的40%至70%。施托克说,合成毒品逐渐在黑市成为主流商品,因为它不仅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利润还很可观。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本月发表声明说,过去10年,在东亚和东南亚,合成毒品尤其是甲基安非他命(俗称冰毒)的生产和贩运激增。随着跨国犯罪团伙扩大并主导毒品供应市场,金三角的毒品制造和走私情况越发严重。

施托克补充道,犯罪团伙不仅贩毒,还会利用运毒通道来贩运人口、武器、知识产权,以及偷盗商品和汽车,为了捞钱无所不用其极。

这位在警界拥有45年经验的专家说,以贩卖人口为例,最初这只是东南亚面对的威胁,现在已扩大成为全球危机,数百万人深受其害。

去年10月,包括新加坡在内的27个国际刑警成员国的执法机构展开行动,从人口贩子手中解救了149人,逮捕281人。这些行动包含在450个人口贩运和偷渡活动热区进行逾27万次的调查。

新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谈及诈骗趋势,施托克坦言,犯罪团伙善于“创新”,不断开发新脚本,也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假冒身份骗人。执法当局再怎么积极防堵某种行骗手段,犯罪团伙仍会想方设法钻空子。

尤其是,犯罪团伙不需要掌握科技,因为从暗网就能买到诈骗工具,例如深伪(deepfake)、克隆声音技术等,甚至还有犯罪专属热线,拨电就能获得犯罪指导。施托克警告,这个情况足以“改变游戏规则”。

去年9月至11月,50多个国家地区的执法机构针对网络钓鱼、恶意软件和勒索软件攻击的团伙和个人进行调查。单是新加坡警方就在行动中关闭了86台服务器。

本地去年8月也爆出30亿元洗钱案,10人被控,另有两人被警方通缉,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施托克说,这起跨国案件被揭发,当局也在追查金源动向,可谓是个“巨大的成功”,因为这是个耗费大量资源的警务行动,而且往往难以顺利开展。

对于新加坡警察部队设立了反诈骗指挥处,施托克盛赞有加。“这实际上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典范。国际刑警也牵头,促进全球执法部门和私人领域之间展开密切合作。”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