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0

飞越万里 波乌边疆见证历史

2023年2月3日,一批乌克兰难民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抵达波兰边境城市普热梅希尔火车站,准备搭乘火车到德国汉诺威。(李健玮摄)
2023年2月3日,一批乌克兰难民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抵达波兰边境城市普热梅希尔火车站,准备搭乘火车到德国汉诺威。(李健玮摄)

字体大小:

2023年2月初的某个夜晚,波兰乌克兰边境城市普热梅希尔(Przemysl)的难民中心外飘着大雪,一群孩子们兴奋地玩雪,身旁的大人则大包小包、眉宇间难掩愁容,等待着即将接他们到火车站的巴士——他们都是准备离开波兰到德国开始新生活的乌克兰难民。

为了俄乌战事一周年的特别报道,《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副主任沈泽玮、国际组记者廖慧婷和摄影记者李健玮一行三人于1月底飞抵波兰,开始为期10天的采访工作。他们到了波兰四个城市——首都华沙、普热梅希尔、索斯诺维茨和克拉科夫,进行15组访问,走访两个大型难民中心,聚焦身处波兰的乌克兰难民。

计划的初始,早报原本希望派遣采访团队到处在战争状态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实地采访,并齐心为此目标推进。从2022年12月,核心团队便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包括联系在基辅的翻译兼协调人、寻找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弹服和头盔),以及参加急救课程和战地记者速成班等行前训练。

采访团队沈泽玮(左起)、廖慧婷和李健玮在行前参加急救课程,学习如何止血和安全地搬运伤者等。(梁麒麟摄)

从跨组记者到早报的管理层,都参与了幕后的筹备工作。例如,提出这项计划的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一路密切跟踪进度、提供指引;国际组主任邹美琳和该项目组长吴汉钧也准备了详细的清单,记录同事们的分工和遇到突发状况的应对方式。参与计划的内部团队还包括数码组、视觉部,以及影音群等,集团属下的媒体学院对各项培训大力支持。过程中,早报总编辑们与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也一直关心,包括与每一名准备赴乌的记者个别面谈,确保他们了解这次采访任务的性质与风险等。

然而,基辅之行充满变数,因为不仅俄乌战况不断演变、团队缺乏战地采访经验,又面对悬而未决的保险问题,因此团队也做了波兰采访的“B计划”。最终,领导层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采访团队前往波兰进行采访。

波兰采访行程紧凑挑战重重

自俄乌战事爆发以来,波兰是接收最多乌克兰难民的欧洲国家。为了能从多方面了解乌克兰难民的真实情况,团队先后走访了普热梅希尔以及华沙的两个难民中心。

终于去到普热梅希尔的难民中心时,记者的内心其实十分忐忑,因为难民中心负责人表明,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对难民的干扰,采访团队只有一次机会,只能接触一名难民询问对方的受访意愿。

所幸,采访团队遇见了一对母子,38岁的美甲师叶娜和她17岁的儿子爱德华。两人都十分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侃侃而谈。他们当时正考虑是否要前往德国汉诺威避难。

记者对叶娜母子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在访问过程中,两人透露自己在波兰和德国都无亲无故,言语间难掩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留在乌克兰的亲人深深的牵挂,但更多是体现出乌克兰人的韧性和他们希望“努力好好过生活”的精神。

今年2月初,叶娜和儿子爱德华(右)因担心俄军在冬季后发动大规模攻势而匆忙离家,在普热梅希尔难民中心度过一夜后前往德国。叶娜于7月底通过手机短信告诉《联合早报》记者,母子二人在4月份左右返回了乌克兰一趟,把母亲和两只爱猫接到德国一起生活,目前一切安好。(李健玮摄)
2月4日,采访团队走访了索斯诺维茨,采访从战争初期便逃难至波兰,已在当地安顿下来的乌克兰难民玛丽娜(右)与她的母亲莉迪娅。(李健玮摄)

采访团队在波兰接触的不只是难民,也访问了波兰外交部副部长、普热梅希尔市长等官员,还有学者、义工、波兰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等。这次的波兰之行能顺利进行,除了因为行前做好的准备,还必须感谢提供不少帮助的波兰驻新加坡大使馆。

至于这次采访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时间和语言。由于采访团队在每个城市的时间有限,采访行程相当紧凑,从早上开始马拉松式访问,晚上回到酒店准备隔天的采访,不断与时间赛跑。

语言也是一大障碍,多数难民只会说乌克兰语或俄语,很多时候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仰赖翻译员。所幸这次团队遇到了通晓五种语言(波兰语、俄语、乌语、英语和中文)、专业热情的翻译毕达(Piotr Karpiński),协助团队应对语言难题。

战争不止是乌克兰人的事

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战争,不仅改变许多乌克兰人的人生轨道,其实对不少波兰人的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采访设立在华沙普达克国际展览中心的普达克人道救援中心时,管理员卡西娅(39岁)告诉记者,战争爆发初期,他们曾感到不知所措。她甚至形容,自己在那段期间仿佛陷入了一个“异空间”,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乌克兰难民身上。

在战争初期,华沙的这所难民中心,每天平均须要维护和管理约一万名难民的生活起居。(李健玮摄)

她说,当时难民中心一度需要利用四个展厅,占地2万3000平方米的空间,才能容下每天宛如海啸般涌入的乌克兰难民。当时,工作人员平均每天必须维护和管理多达1万名难民的生活起居,一天从早上7时工作到凌晨2时是常有的事。

卡西娅透露,在开始管理难民中心约一个月后,她才恍然发现自己忽略了对家人和自身的照顾,并重新调整自己的步伐。“我当时忙到忘了自己的孩子,直到13岁的女儿传简讯给我,说家里就只剩下快熟面,没有东西吃了,我才突然醒过来。”

不过她语气坚定地说,只要战争一日不结束、难民中心继续营运,她都会致力于打理好中心,帮助这些乌克兰难民。

乌克兰难民叶娜(右)于2023年2月3日在波兰边境城市普热梅希尔火车站与《联合早报》记者道别,之后搭乘火车赴德国汉诺威开始新生活。(李健玮摄)

在接触这些难民的过程中,有许多触动人心弦的瞬间。回到最初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采访团队一行人在叶娜和爱德华母子出发前往德国当天,到火车站为他们送行,当时火车站熙熙攘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最大的感触是,记者通过文字、照片和影片记载他们的故事,成为受访者人生中的过客,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近乎异想天开点子 测出早报人能耐

4月4日,参与俄乌战争一周年企划案的早报团队在报馆与新闻室同事分享经验。左起为早报国际新闻第二主任吴汉钧、国际新闻记者廖慧婷、摄影记者李健玮、中国组副主任沈泽玮、时任国际新闻主任邹美琳和副总编辑韩咏红。(受访者提供)

硝烟弥漫的俄乌战争持续到2022年底时,与乌克兰首都基辅相距约9000公里的新加坡,两名中文媒体人探讨战事的来年走势,思考如何更恰如其分地记录这个改写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

谈话间,《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对当时的国际新闻主任邹美琳提出一个近乎异想天开的点子——派一组记者到乌克兰首都基辅采访。

为何是异想天开?因为在承平多年的新加坡,早报从未组织过战地采访,对相关工作的筹备流程、风险评估和应急培训等毫无头绪,可说是零经验。

尽管欧洲和西方媒体的前线战争报道并不少,但新闻记者的本能告诉她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记者就是要到第一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亲身感受与聆听,把事实报道给读者。韩咏红都有点惭愧,为什么之前没想过安排记者到现场,以早报的视角报道俄乌战争?她也深知,到交战前线采访需要专业的战地技能,但我们能不能试试到基辅去?

决心踏出第一步后,韩咏红很快召集核心团队成员,大家积极协作,勾勒出赴乌采访的初步框架。

从买防弹服到体能训练 记者们超常发挥让计划可继续推进

然而,挑战却接踵而来,其中最困难的莫过于采购防弹服、购买保险以及培训记者体能等。不过,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十足,不仅摸索出应对各项挑战的处理流程,也预设了多个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还远程预先联系了许多受访者。

韩咏红说:“团队成员的超常发挥,是这项计划可以持续推进的关键。这也是早报探索战地报道到底要如何进行,团队需要怎么准备的第一次实际演练。”

但最后,在谨慎地综合评估后,报社领导层最终决定不将赴乌计划执行到底,而是采用一开始就设定的B计划,将记者们派往波兰,在波兰采访逃离战火的乌克兰难民。

韩咏红说:“我相信小组内心难免失望,但大家理解这个决定,这个决定也反映了早报一直以来的价值理念,我们不需要做一个‘秀场,也不提倡记者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忽视自身条件和准备的不足,来构建虚荣或虚假的成就感。”

尽管计划有变,小组组长和记者们都并未气馁,迅速调整计划,改往波兰首都华沙、普热梅希尔、索斯诺维茨和克拉科夫四个城市,现场报道乌籍难民身处异国的困难与韧性。

韩咏红说,早报这次波兰之行有三个主要收获,一是捕捉到其他媒体中较少看到的视角,例如战争如何强化了乌克兰人的国家认同;二是证实了乌克兰人的战斗意志;三是看到其他欧洲国家对战争的态度。

这次任务也测出了早报人的向心力与意志力,证明过去没做过的不等于不能做,早报记者在关键时刻是靠得住的。

韩咏红说:“我从来就知道,早报人的能力和潜力比外人看到的大,同事们需要的只是更多机会。在任务完成时,我无法用言语告诉你我内心的激动和感受。”

她说:“波兰之行只是一小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希望它能成为记者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