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0

《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走过世纪早报 归来仍是少年

《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世纪早报》是我们从纸媒转型成多平台媒体的综合体现,长卷包含了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还有后来的音频、音频、互动等等,是参与转型同事制作的百岁贺礼。图中两个屏幕展示《世纪早报》数码长卷,把这100年早报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早报自己的百年故事结合起来。(谢智扬摄)
《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世纪早报》是我们从纸媒转型成多平台媒体的综合体现,长卷包含了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还有后来的音频、音频、互动等等,是参与转型同事制作的百岁贺礼。图中两个屏幕展示《世纪早报》数码长卷,把这100年早报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早报自己的百年故事结合起来。(谢智扬摄)

字体大小:

“如果我在你的年纪,我就去做数码。”

我一直忘不了这句话,它提醒我在媒体业工作,任何时候都望向前方,不枉费年轻的旺盛精力。

2007年,我在新闻生涯的十字路口。那段时间,我们三四十岁的一代人在接受不同历练。

前一年我从《新明日报》调到本地第一份华文免费报《我报》的创刊团队。团队很年轻也很有冲劲,编辑事务我们自己做主,大家每天都很享受自己构思和策划这份都会型报纸的内容。

同时,我们心里也很清楚,在这一站不会逗留太久,时间到就会调到其他地方。想不到的是,我的这一天来得很快。2007年3月,《我报》还未满一周岁,主管华文报的胡以晨就问我要不要去参与设立新网站?

1995年上线的联合早报网当时已经12岁,它是早报第一代互联网媒体产品,内容大部分是印刷版的新闻,以及从其他网上摘录的内容。进入Web2.0时代,集团要建立一个面向更年轻受众的网站,包括让用户提供内容,还要有“好玩”的元素,吸引不看华文报的年轻人。

对于新事物我向来很感兴趣,很早就有社交媒体账号、写博客等,我还是第一代iPhone、Kindle的使用者。可是在工作上,我比较喜欢第一线的采访与写作,到新闻现场去观察、报道,直接面对各领域的人,听他们讲话,从中学习和分析。

无法下决心转去做数码的时候,我请教了对我有提携之恩的杜南发总编辑,他当时是《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的统筹总编辑。他说:“如果我在你的年纪,我就去做数码。”

我一直忘不了这句话,它提醒我在媒体业工作任何时候都望向前方,不枉费年轻的旺盛精力。

于是,华文媒体集团2007年设立了omy.sg这个娱乐资讯网站。那个团队只有20人。

新闻人都意识到数码是未来,但是也有人担心数码化会加速传统纸媒的没落。有个英文词汇特别形象——cannibalisation,中文的意思就是自我蚕食。大家担心媒体把读者推向数码,等于“自己吃自己”,提早宣告纸媒的死亡,数码一时又无法赚回纸媒流失的利润。

所以,转型初期并不容易,一方面有很多技术门槛要跨,更困难的是在传统媒体面对经营压力的时候,怎么说服老板、同事,投入多少资源和资金推动转型,才能和旭日东升的新媒体平台竞争?

我们Web2.0的第一轮转型没有贯彻,但天生乐观的我认为,任何过程都是在给未来做储备。

早报2018年在亚洲数码媒体奖(Asian Digital Media Awards)获得二银一铜,出席颁奖礼者是(右起)时任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韩咏梅、华文媒体集团主管李慧玲,以及华文媒体集团数码总编辑洪奕婷、新闻中心副采访主任(特稿)王舒杨,以及数码产品企划师吴芮珑。(档案照片)

数码转型除了科技 还需要前人的肩膀

2015年我已经回到《联合早报》,负责采访组。主管华文媒体集团的报业控股执行副总裁陈康威决心加大数码转型的力度,让我和当时的财经主任罗文燕去成立数码部,推动这件事。

我们团队一开始就确认了新闻媒体的转型,不应该只是载体的改变,报道和呈现手法必须转型,但是新闻本质不能变。新闻专业的本质是提供资讯,以我们社会的价值观迎向时代需要,同时引导我们的读者,解读这些资讯。

《联合早报》在科技上没有任何优势,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我们必须借力早报长期积累的深度知识,这包括对新加坡政治、经济发展的深度了解;对世界局势变化的认知;对文学艺术的鉴赏甚至推动,还有对社会的一份关怀。以知识为本,数码技术为用,我们采用多元叙事手法,生产更能吸引人的内容。

这些事情知易行难,数码转型最难的不是提出概念,而是落实。

我们在原本的早报网站注入更多内容,要理解现今读者和用户需要快资讯,特别是及时可靠的即时新闻,还要配合画面把用户带到现场。于是,我们采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机遇,开始各种现场直播。

我们也知道新一代读者能讲能听华语,但阅读长文往往令他们却步,所以我们努力做长视频、短视频、音频,互动内容等“亲用户”的内容。

要做“亲用户”(User friendly)的新闻产品,通常是不“亲记者”的。写一则好新闻,只要一个有新闻嗅觉的记者、一个好摄影、一个有经验的审稿员、一个有一定文字功力和审美能力的编辑。在数码新闻中,以上环节都要到位,而且还需要可以在镜头前自然地说话的主播、能把碎片式的画面连接起来的剪辑师、能让静态的文字和照片动起来的动画师和数码设计师。最后,还需要协调能力,把每一个环节串联起来。

这些只是前端工作,报道上了数码平台后要数据分析师收集用户反应,归纳出什么内容更能触及读者和用户。在数据面前,我们都得谦卑,否则就会离受众越来越远。

如今的早报,早已不是一份报纸而已,几乎所有同事都提供多平台内容,我们除了联合早报网站,还有脸书、X、TikTok、YouTube、B站、小红书、微博、微信等等,在12个东西方社交媒体平台都设立账号。只要有读者和用户的地方,就有早报。

早报骑行通过多媒体呈现方式,包括用互动地图、视频等等,和读者一起探索早期报馆街和狮城文史点滴。图为《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左二)、卫生部长王乙康(右二),以及总编辑吴新迪(左一)参与骑行活动。(档案照片)

要做睿智有亲和力的媒体

今天,我们纪念《联合早报》走过一个世纪,我们有能力通过各种平台和方式记录这份报纸,包括运用数百个不同元素制作的数码长卷《世纪早报》。在《世纪早报》的审稿工作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份报纸的DNA,是一代代传承的创新精神,以改变应万变。

面对现实,新加坡的传统华文用户不太可能增加,但是我们能借助新技术降低用户的阅读门槛,同时放眼国际,扩大早报品牌在区域乃至全球的用户版图。

我在早报95周年特辑《长歌不散》中说,要让早报屹立不倒,我们要用情怀和头脑,两条腿一起前进。很高兴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早报人,同样怀着这样的理想。

我们承诺早报“百年如新”,再出发前让几位三四十岁的同事:洪奕婷、杨丹旭和王舒杨,负责收集年轻早报人对这份产品的期望,集体构思出他们理想中的《联合早报》。他们提出“报网合一”,要做一个“睿智、有亲和力”的媒体。

《联合早报》百年来因应时代和用户需要,不断在转型路上。“百年如新”意味着早报人任何时候都将保持少年的壮志,在任何时代都保持创新精神。

转型路漫漫,我们与时俱进,这条路不会走到尽头,而且必将越走越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