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等食品价格上涨 亚洲通胀持续加剧

印度是世界最大米粮出口国,图为2023年8月,农工在印度旁遮普邦的田地里种植水稻。(彭博社)
印度是世界最大米粮出口国,图为2023年8月,农工在印度旁遮普邦的田地里种植水稻。(彭博社)

字体大小:

(东京讯)由于大米和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亚洲多国通货膨胀持续加剧。在菲律宾和印度,食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的影响占50%至70%。

《日经亚洲》报道,极端天气造成歉收,导致亚洲米价飙升。许多大米出口商如今优先考虑国内需求,不愿把大米外销,这使米价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降低,令人担忧2000年代末粮食危机可能重演。

一些亚洲国家的通胀形势虽开始出现缓和迹象,但消费者仍继续受到影响。2023年11月份,菲律宾通胀率为4.1%,其中米价上涨的影响占近三分之一。同期美国和欧元区的通胀率则分别为3.1%和2.4%。

大米价格12月下旬涨至15年来最高

在国际小麦价格开始下跌之际,大米价格在上个月下旬攀升至15年来的新高,较2023年初上涨约40%。这主要是因厄尔尼诺现象引发干旱,影响稻米产量。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2至2023收获年,全球大米产量为5亿1000万公吨。由于全球生产的大米仅有10%左右外销,国际米价往往波动很大。亚洲大米需求占全球的八成左右。

去年7月,占全球大米出口量40%的印度宣布,除印度香米以外,其他白米禁止出口,给全球大米市场带来新的打击。11月份,印度通胀率高达5.6%,食品对通胀的影响占70%;食品价格上升3.7%,仅大米一项就导致0.5%的上涨。由于印度今年将举行全国大选,莫迪政府急需控制米价。

经济师:印尼或禁出口粮食 推高国际价格

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师西滨彻认为,今年举行总统选举的印度尼西亚也可能采取类似措施。“为加强粮食安全,雅加达可能会优先考虑国内供应,这将推高国际粮价。”

报道指出,随着日益异常的天气加剧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可能导致产粮国囤积粮食,进一步加剧粮食供应不足的担忧,这可能使世界陷入恶性循环。

如今,许多食品的价格波动比2008年粮食危机时还要大。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指出,2023年,八种主要作物中,有七种的价格剧烈波动。

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三至五成

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率达30%至50%,远高于发达国家,食品通胀对民生影响很大。

目前,全球整体通胀形势已趋缓,但在亚洲,食品通胀还在加剧。如何在控制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仍是亚洲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