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上帝粒子”存在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希格斯去世

图为希格斯于2012年7月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法新社)
图为希格斯于2012年7月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法新社)

字体大小:

英国媒体报道,成功预测“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日前去世,享年94岁。

综合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在星期三(4月10日)发表的讣告中说,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希格斯在短暂患病后于星期一(8日)在家中安详离世。

爱丁堡大学校长马西森说,希格斯的远见和想象力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他的开创性工作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他的科学遗产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1964年,希格斯提出一种粒子场的存在,预言一种能吸引其他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即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多年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2012年宣布,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地下27公里长的隧道中,利用耗资100亿美元建造的粒子加速器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这成为几十年来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希格斯的工作帮助解开了一个宇宙最基本的谜团:大爆炸如何在137亿年前“无中生有”创造出物质。由于这个粒子有助于解释宇宙在大爆炸后物质如何形成,又被称为“上帝粒子”。

2013年,希格斯和一名比利时物理学家恩格勒特(Francois Englert)共同荣获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希格斯通过爱丁堡大学发表声明说,希望他的获奖能让人们更加重视那些“看似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基础研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