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从世界史到启蒙小说——王赓武的谈话录与文学创作

字体大小:

王赓武教授不仅是历史学家,年轻时也写诗写小说。《王赓武谈世界史》是他的谈话录,纵谈世界格局的来路与去向;《回到马来亚》则收录王赓武年轻时发表的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感觉》。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

作者:黄基明 译者:刘怀昭 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这本谈话录是黄基明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与李光耀政策学院与王赓武教授在2013年的五次谈话内容整理而成。以谈话录的形式谈论世界史,本书在行文语言上更亲切、易读,内容范围也十分广泛。

王赓武认为历史从大陆性开始,近现代有了海洋性的转向,不过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踏上成功的道路。

王赓武在前言中写道:“荷兰地处欧洲大陆,而英国则由岛屿组成。前者因此一直被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大陆性大国所遮蔽,其海军也无助于它在陆地上强大起来。而英国则在外海上不受约束,因而成长为历史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最终,英国人还是没能坚持下来,因为他们没有大陆来帮助维持其实力。此外,作为一个如此贴近欧洲大陆的岛国,每当有欧陆国家要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它就会显得不堪一击。因此,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需要美国这样本身拥有大陆基础的海军来打救它。”

在谈及中国时,王赓武则说:“欧亚大陆对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历史产生过强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继续扎根于他们的文明中。中国尤其对海洋有强烈的意识,因为它看到自己的文明曾险些被来自海上的敌人所毁灭。如今中国文明进行了一番现代化,它想要确保那段失败的历史永远不会重演。因此,只要强国的海军坚持在中国沿海有自由行动的权利,中国的领导人就必须密切关注海军,与此同时又绝不能忘记,中国三分之二的边境在大陆上。即使在他们为应对未来的威胁而进行海上军备及其他复杂的备战时,强大的欧亚大陆传承仍会告诫他们,他们必须继续培养一种新的、均衡的全球史观。”

《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70年》

主编: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 出版: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

在成为学者之前,王赓武是才华洋溢的诗人。

学界一般认为,王赓武在1950年出版的个人英文诗集《脉络》(Pulse)是马来亚/新加坡第一部本土英文诗集。

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执教的学者菲利·荷顿(Philip Holden)对这部诗集有深入的研究。荷顿指出,1940至50年代,王赓武与他在马来亚大学的同袍致力通过文学发展“马来亚文化身份”,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多语糅合的“英马中”(Engmalchin)语言文字,虽然在当时代并不成功,但放在当下关于新加坡英语(Singlish)的讨论,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除了写诗,年轻的王赓武还曾以笔名Awang Kedua发表小说。《回到马来亚》收录并翻译了王赓武的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感觉》。这篇小说在编者张锦忠看来,属于“启蒙小说”,张锦忠认为“小说描述南来新客华人家庭的父子冲突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既写实又反讽地反映了时代与社会(耐人寻味的是,父亲的角色其实是个‘南来文人’)。”

小说以少年炳忠的视角,勾勒家庭中各种先进与陈腐观念的冲突。父亲虽然是知识分子,写过一本关于李白和歌德的书,也帮共产党写过宣传册子,在马来亚当个普通的老师。这样一个人物,却想要把女儿送给有钱人当情妇,让爱护妹妹的炳忠不解。

这篇小说,我想今日的读者读来,恐怕也会感到震惊,尤其是直接而尖锐的俄狄浦斯情节:母亲涨奶,夜里等不到丈夫回家,只好请炳忠帮忙把奶挤出来。这一幕却被刚喝酒回家的父亲撞见,结果父亲对儿子说:“很高兴我迟回来,你知道的,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感觉。是了,炳忠,觉得怎样,还喜欢吗?我的意思是,你觉得这种新体验怎样?是以前没有过的,对不对?”

《回到马来亚》这部选集收录了马来(西)亚华人作家以华文、马来文与英文写就的作品,以70年的跨度(超约新马作为国家的年纪),探讨文学中的“马来亚”概念。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