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讲座 徐伏钢:组屋生活被严重误解

字体大小:

大部分新加坡居民都生活在组屋区。

东西南北中各组屋区,建造年代不同,建筑风格也不一样,加上政府政策使然,无形中形塑了新加坡居民的生活,人们也无意识地成为这个巨大结构底下的一分子。

组屋之日常,对很多人来说,不过就是琐碎的日常,但在一个新移民眼中,每一件事都是极其新奇而充满积极意义的。

摄影师、前新闻工作者徐伏钢,2015年出版了厚500页,重4公斤的全彩摄影集《新加坡组屋生活》,汇编800张相片,从日常琐碎出发,记录新加坡组屋历史。同时也是他回馈新加坡,为SG50献上的礼物。

上周五的早报悦读@NLB讲座上,徐伏钢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以及他的组屋生活观察。

出生于中国四川眉山,徐伏钢在中国接受教育,直到改革开放才被派往埃及、中东、苏联与东欧等地工作。1997年派驻新加坡之后,1998年全家移民,转眼已经20年。

在叙利亚被当作间谍拦下

徐伏钢回忆八九十年代在动荡的中东与东欧国家工作旅行的经验,一张华人面孔,在叙利亚边境被当作间谍拦下,在内安部过了一夜,后来又在波兰边境扣留了一天……

那些美丽的、拥有深远历史的国度,因为战乱而满目疮痍,种族与宗教关系紧张,剑拔弩张,这样的阅历对徐伏钢影响很深,来到新加坡之后,他惊讶于新加坡组屋生态的多元与和谐,最后决定花一年时间拍摄新加坡组屋各角落,拼凑他心目中的新加坡组屋生活。

徐伏钢说,80%的新加坡人住在组屋区,新加坡为何种族和谐、生活安定,“如果你不去组屋区考察,就得不出结论。”

移民新加坡后,徐伏钢转行进入《联合早报》担任财经记者,他记得他曾采访一个中国开发商,他们在大华银行的四川豆花饭庄做访问,居高可以远望新达城周围的高楼,对方竟说类似的高楼他在中国有100多栋,神气不可一世。

另一个中国某省的领导到新加坡,徐伏钢采访后,混入他们的闭门会议,听那领导说,来新加坡考察三天,东南西北看完了,没找到感觉,话说得很自负。

人口高密度下分配空间

徐伏钢认为对方只看到了表面,没能看出新加坡制度和生活的不一样。“有人介绍新加坡组屋时常会形容它相当于中国的解困房、廉租房。我觉得新加坡的组屋生活被严重误解了。”

徐伏钢对组屋建筑没有兴趣,他关心的是组屋整体的生活形态。

根据最新数据,新加坡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000人,世界第三高,仅在澳门与摩纳哥之后。密度如此之大,该如何分配空间,如何让居民生活舒适,是政策制定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徐伏钢引本地知名建筑师刘太格的话说,新加坡组屋的建设,除了建筑设计,也请了许多社会学家参与,过程非常科学化。徐伏钢相信,按照种族比例的组屋生态,促进了各族的融合,造就了新加坡多元和谐的局面。

组屋环境也非常舒适美丽,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每个角度都构成美景。徐伏钢说:“我告诉我的一些中国朋友说,我住的组屋虽然没有你的豪宅漂亮,但我是住在一个大花园里的,你把自己当鸟笼关起来,我哪怕是茅屋也是花园里的茅屋。”

世界没一个地方尽善尽美

说了这么多新加坡组屋的好,难道组屋就是完美的生活形态?一个不愿具名的与会观众,在提问环节时请徐伏钢谈谈一个新移民眼中新加坡组屋不足的地方。

徐伏钢说:“没有一个地方是尽善尽美绝对理想的。我说的不足,有待提高的地方,像是孤寡老人的关心问题。其实在我的作品里也有反映,我不是一味歌功颂德。这个社会,还是像任何社会一样,不会是天堂。尤其老年化要解决,政府也在关心。”

活动尾声,徐伏钢分享了个他在四川遇见的一个小女生的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徐伏钢在映秀小学采访一个受困废墟必须截肢的小女孩李雯倩。这个乐观积极的女孩非常上进,现在绵阳读大三。

今年徐伏钢到四川又见了小女孩一面,发现她的父亲患病,如今只靠母亲在小学当洗碗工支撑家庭,父母希望女儿能完成学业未来过上好生活。徐伏钢很感动,决定义卖摄影集《新加坡组屋生活》。

悦读@NLB讲座上,观众踊跃支持,共卖出21部,筹集1070元善款,徐伏钢表示,他计划继续为李雯倩筹款,帮助他们。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