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钱吗?

字体大小: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利率还在高水平时,公积金利率确实毫无吸引力,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利率料将持续低迷。

我们千方百计追逐高回报,但对这个摆在眼前的零风险的选择却视而不见、嗤之以鼻。

有个朋友最近发现,把公积金普通户头里的存款转到特别户头,可以享有较高利率,他欢喜地跟亲友分享这个发现。

印象中,这个朋友年轻时并不是公积金计划的拥护者,不太高兴自己的储蓄仅能看、不能用。后来成家了,公积金储蓄派上用场,用来买了房子。如今就要迈入55岁,公积金储蓄即将“到手”,他反而不介意把钱留在户头。

很多人对公积金这个制度又爱又恨,年轻时对它反感,因为每个月可支配的收入少了两成。年纪大了看着户头的存款不断增长,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好处,如果不是这项强制储蓄计划,恐怕无法存到养老的本钱。

其实,不论你有多么不喜欢这个制度,都无法改变它,与其怨它,不如去认识它的好。

从理财的角度看,对于不愿承担任何风险的人来说,公积金是很不错的储蓄工具,特别是即将55岁或已经过了55岁,更应该考虑把部分储蓄从银行转到公积金户头,赚取更多利息,因为相对于年轻人,较年长者被“绑住”的时间只是几年而已。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利率便一直处于超低水平,2008年底,新加坡10年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是2.05%,去年底只得0.84%,银行存款利率在这段期间则从0.22%跌至0.09%。

在资金市场,我们是受价者,银行开出什么利率我们只能接受。一些人会说,市面上不乏回报率高的投资选择,不一定要把钱存在银行,但很多时候这么说的人,他们的金融资产中往往是银行存款占绝大部分。

这20多年来都“赚到了”

公积金户头的利率每个季度调整,普通户头利率与银行平均储蓄利率挂钩,然而公积金法令规定,普通户头的利率不可低于2.5%,因此即便在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银行平均储蓄利率只是0.09%,但我们在今年4月1日到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依然可赚取2.5%的最低利率。

事实上从1999年第三季开始,银行平均储蓄利率一直都低于2.5%,所以20多年来,我们都“赚到了”。

2.5%只是基本利率,特别户头、保健储蓄户头和退休户头,可享有的最低利率是4%。

这还不止,公积金户头首6万元的存款(最多2万元来自普通户头)可以享有额外1%利率,年满55岁的会员,首3万元储蓄可享有额外2%利率,之后的3万元储蓄则可享有额外1%利率,这意味着最高利率可达到6%。

然而,如果大家都把钱存到公积金户头,公积金局已经相当沉重的利息负担便会加剧。

公积金局把会员的存款都投资于政府特地为它发行的新加坡政府特别债券(SSGS),政府将所得款项连同政府的其他资金来源,交给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管理。

政府是从2008年起给予首6万元存款多1%的利率,然后从2016年开始给55岁以上者额外利率。根据公积金局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的公积金存额是1366亿元,截至去年底是4621亿元,而这段期间的利息支出分别为42亿和169亿元,相应利率是3.07%和3.65%。

低利率、低收益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央行近10年来屡次尝试让利率正常化,但市场都会出现激烈反应,迫使利率又回到低位。利率相信不会回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这意味着收益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公积金局能提供保证利率的能力也受到影响。目前的环境,要保证2.5%的利率已经不容易,更何况是4%。

顺便一提,特别户头、保健储蓄户头和退休户头的4%最低利率并不是法令规定,原本去年底就要结束,但鉴于低利率环境持续,政府于是延长至今年底。若到时没有再延长,势将引起一轮争论,而大家的退休规划也须重新铺排。

所以,公积金局应该更希望看到人们动用公积金储蓄来投资,而不是留在里面“吃”利息,从去年10月起,该局取消公积金投资计划(CPFIS)下的基金销售费,基金包管费用(wrap fee)也从0.7%降到0.4%,理论上,利用公积金储蓄投资的成本比利用现金投资更低,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也会较高。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利率还在高水平时,公积金利率确实毫无吸引力,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利率料将持续低迷。我们千方百计追逐高回报,但对这个摆在眼前的零风险的选择却视而不见、嗤之以鼻。

一些网络新闻喜欢报道年轻人如何买卖美股或虚拟货币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盲目跟风的人可有想过他们读到的成功例子只是少数,真实的是更多人被打落门牙和血吞。

银行里若有闲钱,一个简单动作,便可赚取更高的零风险利率,唯一的弊端是资金会被套牢好几年,因此大前提是“要有闲钱”。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