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联合早报》书选 文学语言疫年异彩

字体大小:

早报书选2020碰上大疫之年,但本地作家仍交出精彩作品,本次入选的10本书,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自传、文史研究以及翻译作品,再次展现本地作家多元的面貌。

五年来书选采主动评审制,早报副刊同事组成的初选委员会主动搜罗本地作家在本地与外地的华文著作(包括译作),2017年记录到76本书、2018年93本,但2019年降至60本。2020年碰上冠病大流行,从4月起本地就实施病毒阻断措施,如今才刚进入解封第三阶段,常年书展、作家节、新加坡文学奖等重要文艺活动纷纷飞上云端,实体书的出版与书店的生存都备受考验。不过极为不便利的2020年,我们仍记录到70本本地华文著作,出版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回升的趋势。

本届书选四位决审评审为:文化奖得主林高、诗人学者陈志锐、小说家黄凯德及作家艾禺。

除了陈志锐连续第二年担任评审,其他三人都是首次担当。

早报书选会议上周举行,四位评审(左起):黄凯德、艾禺、陈志锐与林高,分享各自对入选书籍的看法。(陈来福摄)
早报书选会议上周举行,四位评审(左起):黄凯德、艾禺、陈志锐与林高,分享各自对入选书籍的看法。(陈来福摄)

2020年《联合早报》书选榜单

·何华《南洋滋味》

·杨茳善《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

·林志强《尘封轶事:从武吉布朗追溯新华两百年》

·梁钺《诗外诗》

·衣若芬《陪你去看苏东坡》

·周天派《岛屿派》

·英培安《石头》

·亚非言著(Alfian Sa'at) 苏颖欣译《马来素描》

·邹文学《远去的驼铃》(散文集+小说集)

·王赓武《家园何处是》

·王赓武、林娉婷《心安即是家》

【评审观点】

【讨论激烈】

评审会议于2021年1月2日在细雨绵绵低温的早晨举行。

本次共19本书入围,是历来最多,最后选出10本:

杨茳善《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衣若芬《陪你去看苏东坡》、英培安《石头》、何华《南洋滋味》、邹文学《远去的驼铃(小说与散文集)》、林志强《尘封轶事:从武吉布朗追溯新华两百年》、王赓武回忆录《心安即是家》与《家园何处是》、周天派《岛屿派》、梁钺《诗外诗》以及亚非言著、苏颖欣译的《马来素描》。

上届书选没有诗集获选,让陈志锐相当失望,但本届却有五本诗集入围,最终三部脱颖而出。

三本入选诗集展现了不同的特质。周天派的《岛屿派》是台湾周梦蝶诗奖得奖作品,朝气蓬勃。英培安《石头》展现了诗人的文学生命力。梁钺《诗外诗》则在过去的基础上谨慎实验。

讨论过程中,四位评审在现代诗的审美意趣上也有激烈交锋,黄凯德强调诗的技艺成熟度以及文体的独造。陈志锐则一直在寻找能够打动自己的诗作。比如《石头》虽然收录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首诗都让陈志锐忍不住在书页旁撰诗回应。林高认为诗的技巧要与作者和读者相互感应。自谦“门外汉”的艾禺看重的则是亲和力。

本地诗人陈志锐。(陈来福摄)
本地诗人陈志锐。(陈来福摄)
文化奖得主林高。(陈来福摄)
文化奖得主林高。(陈来福摄)

针对诗的讨论还触及懂与不懂,以及该不该预设读者对象等面向,虽然没有定论,但评审之间求同存异。

【文史研究类型书籍】

《粤海清庙》成书灵肉合一

在谈及文史研究类型书籍的时候,评审之间达成共识。

谈到共识,评审认为杨茳善《粤海清庙》、衣若芬《陪你去看苏东坡》与林志强《尘封轶事》都成功让看似枯燥的研究类作品变得有趣、多层次。

黄凯德与林高对《粤海清庙》的评价极高,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修缮历史建筑的点滴,甚至整本书的设计都达致灵肉合一的高度。

这本本地设计本地出版的书让黄凯德感慨万分,他说:“其实书就像一座寺庙,不仅要供奉里头的神明,庙也要好看。”

黄凯德认为本届入围作品展现了本地出版社的局限,似乎总是“可以出书就好”的心态,却忽略了一本书不仅是作者个人魅力和文字内容,还包括编辑的专业眼光和工艺。

这个问题其实过去几届书选都曾提起,虽然老话说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书本作为完成品,由内到外都不能马虎,每个环节和元素有机叠加,能帮助完善阅读体验,帮助知识更好地传播。

评审都认为《粤海清庙》做了绝佳的示范,不过这本书显然是特例,制作成本肯定不菲,但黄凯德以个人经验说,其实一般成本也能达到书的基本要求。

衣若芬《陪你去看苏东坡》去年4月在台湾出版后,两个月内就六刷,成绩惊人。本书结合作家本身的文学身份及学者身份,深入浅出分享苏东坡点滴,加之原文对照,说明作者与编辑之间有很完整的讨论与规划。对也是学者的陈志锐来说,看惯了学术文章,其实最感兴趣的就是学者怎么做研究,而衣若芬的学术与文学身份也很好地融合,可说是面面俱到的作品。艾禺则相信这样的书能够吸引新读者认识古代人物。

《尘封轶事》则是林志强十载研究的成果,作者聚焦小人物,补充了本地历史幽微处的空白。黄凯德说,写小说的人,将从这本书中得到许多灵感。

【翻译类的取舍与意义】

不过在书选2019终于等到两本小说之后,书选2020再次面对长篇小说缺席的情况。

这次没有长篇小说入选,邹文学的《远去的驼铃》是半部散文半部短篇小说,亚非言的小说集《马来素描》则是英译中的作品。

林高与艾禺认为,《远去的驼铃》记录了一个远去的时代,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邹文学笔下那些叫人怀念的生活细节。

《马来素描》则是亚非言在本地英文文学圈奠定地位的作品,黄凯德认为原著是本地过去10年最好的作品之一。小说尖锐地展现了马来族群的生活现状。

本地作家黄凯德。(陈来福摄)
本地作家黄凯德。(陈来福摄)

不过谈到翻译作品,本届评审与上届评审有同样的疑虑:到底该怎么评翻译类?是要看内容还是译笔?需不需要对照原文?

无论如何,评审都同意翻译作品能够帮助不同语群了解彼此。

这次入选的王赓武两部回忆录也是英译中的作品。

虽然《家园何处是》署名王赓武,《心安即是家》则署名王赓武与林娉婷,但评审一致认为,两本书可以当作一套来看。最终决定两本书一并入选,只占一个名额。

王赓武是学术界执牛耳的人物,这两本书难得揭露了他成为学者的历程,成书也好看好读。

最后,本届选书中的抒情散文,除了邹文学的《远去的驼铃(散文卷)》,还有何华的《南洋滋味》。

艾禺认为何华本书深入观察本地饮食文化,林高也形容何华博学有才情,是个值得参考的例子。作者是新移民,但在书写本地文化的时候,陈志锐能看到作者的融入和投入。

本地作家艾禺。(陈来福摄)
本地作家艾禺。(陈来福摄)

总体而言,陈志锐认为本届的选书比上届更多元。当然四位评审讨论过程的分歧也较大,彼此都有各自的美学坚持,最后选出来的10本书,他相信有代表性,对本地写作者和出版社来说都是好的示范。

陈志锐认为,2020年本地华文书业还是交出了不错的成绩。

潜心书写时代翻页 早报书选2020(按出版日期排列)

【书选条件】

书类:华文书籍,体裁不限,但以文学性及本地题材为主,包括翻译类作品。

出版时间:2020年1月至12月出版的新书,内容须未曾出版成书,但选集不受限制。

资格:作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作品可在新加坡以外出版。

流程:早报副刊同仁负责初选,再交予评审决选。

书名:《南洋滋味》

作者:何华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南洋滋味》的作者何华。(何华提供)
《南洋滋味》的作者何华。(何华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继2018年《在南洋》之后,这本《南洋滋味》第二次进入早报书选榜单,感谢早报、感谢评委、感谢广东人民出版社。这是一本写饮食尤其是南洋饮食的书。对我而言,文学总在加持着美食,也延伸着美食的意味。我每一次的寻味,内心都暗藏着一个非常自我的因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愿望,而这个愿望绕来绕去都离不开文学经验。好的美食总在私家,总牵私交,美食离不开朋友。我有幸在南洋结识了不少美食行家,和他们时常相聚,不仅在餐馆,也在他们的家宴上、茶席上。因为情谊,因为互动,都给饮食加了分、添了味。

最后,我得感谢一位从未见过面的马来西亚作家林金城先生,他的《知食份子》系列写得极好,对我了解南洋饮食文化,帮助很大。林先生几年前突发中风“深睡”,在此祝他早日完全苏醒康复,奇迹再现。

书名:《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

作者:杨茳善

出版社: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与可持续设计系

出版日期:2020年2月

《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的作者杨茳善。(杨茳善提供)
《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的作者杨茳善。(杨茳善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自2010年初,因为修复粤海清庙作准备,而开始对这栋新加坡最古老的潮州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修复过程中,与潮州匠师的接触亦让我反复思考传统工艺逐渐流失的问题。因为希望以文字与图像来“保存”传统潮州建筑工艺,以及为此次难能可贵的修复工程作记录,因而孕育了《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

此书的设计也别具意义。整体设计,从排版到字体与色调的选用都经过一番考量,试图以当代视野诠释传统潮州建筑工艺。获知此书入选《联合早报》年度书选,深感荣幸,愿与庙宇业主、修复工程所有同人,以及书籍的设计团队一起共享这份殊荣。同时亦希望读者能借此书为向导,亲临庙宇欣赏建筑工艺,引领大家认识新加坡丰富且独特的建筑文化。

书名:《尘封轶事:从武吉布朗追溯新华两百年》

作者:林志强

出版社:咖啡山文史研究

出版日期:2020年2月

《尘封轶事——从武吉布朗追溯新华两百年》的作者林志强。(档案照)
《尘封轶事——从武吉布朗追溯新华两百年》的作者林志强。(档案照片/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尘封轶事》能够入选,心里可说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回想起10年前,政府加速档案数据化的工程,而且开放更多新档案资料,国大中文图书馆也将旧报章和本地史料上载到网上,其他地区也有这样的趋势。

在网络大时代,跨地域的搜索更为简易,因较早接触这些原始资料,搜寻资料的技巧和运用,是经历不断自我摸索累积而来,最后也写了一段段被遗忘的历史。梳理历史成为锻炼文笔和思维逻辑的途径,期间有机会在一些平台发表文章,《联合早报》是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我个人只是大时代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下完成这本书,虽然一路上跌跌撞撞,令人欣慰的是,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在此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的朋友。

书名:《诗外诗》

作者:梁钺

出版社:水木作坊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诗外诗》的作者梁钺。(梁钺提供)
《诗外诗》的作者梁钺。(梁钺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诗外诗》入选早报年度书选,首先得感谢主办单位与评审们对拙作的肯定与推荐。对于一个有50年诗龄的老诗人而言,这不仅仅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鞭策作者交出更好的成绩。

我认为,诗是诗人的人格特质和诗美学艺术的综合体现,诗人在这两方面的修养决定了其作品境界的高低。而诗,不论风格,不拘流派,只要经得起读者与时间的考验,都能熠熠发光。缩小至个人创作,情形也大抵如此。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也可以在同一诗人笔下各呈异彩。《诗外诗》里的作品,基本反映了这样的诗观。

诗的境界无限,天外有天,诗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最好,只有过程,没有终点。因此,我一直像一个诗坛后进,力求突破,不断尝试以后浪推自己的前浪。

这一生,我得感谢母校南洋大学,感谢华文,感谢诗。是它们成就了我,使我平凡的一生过得精彩而有意义。

书名:《陪你去看苏东坡》

作者:衣若芬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陪你去看苏东坡》的作者衣若芬。(衣若芬提供)
《陪你去看苏东坡》的作者衣若芬。(衣若芬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陪你去看苏东坡》是我第五本讲述苏东坡的书。我不但在书房里研读,还飞行数十万公里,从苏东坡的家乡四川眉山纱縠行,到终焉之地江苏常州藤花旧馆,登岭跨海,南北寻访。

近千年前的文字,和我直面相映为眼前的风景,再化为我的书写。我被称是“东坡迷妹”,因为前无女子一步步重走东坡路。这陆陆续续的旅程,三十年一瞬。

在冠状病毒肆虐的2020年,《陪你去看苏东坡》面世,令我深感强烈的“此生无憾”。已经有一万多名读者,见证了我和苏东坡交会时的灵光。尤其感谢《联合早报》的读者们,是最先读过《陪你去看苏东坡》里的部分文章,鼓励我整理出版的最大助力。

读者们说:“震撼”“感动”“风趣俏皮”“叹息落泪”“心暖治愈”——这是奇妙的《陪你去看苏东坡》触发。原来,是苏东坡陪你,看见了你自己。

书名:《岛屿派》

作者:周天派

出版社:麦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岛屿派》的作者周天派。(周天派提供)
《岛屿派》的作者周天派。(周天派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在海上长大,自槟榔屿,台湾岛……至新加坡,长年为海洋滋养,似已习于在不同岛屿间漂流浪游。《岛屿派》的诗作演奏不同阶段的主题曲,由嗜酒的叛逆学生蜕变酗咖啡的半正经教师,与其说时间俘虏了谁,不如说时间驯化了青春。

毕业后,教学已成主要生活。欣喜的是,每年总会遇见几名有创作天赋的孩子,带领他们和自己重新窥探领略诗的奥妙。向来写得少,数载后亦将步入中年,偶尔倾听年少迄今一首首老实情歌,老歌不老哥已老。年轻真好,走路有风,自带锋芒,写不写皆是风景。感谢过客,波澜与贵人。

不时有人问起:何谓诗?援引奥古斯丁:“时间究意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书名:《石头》

作者:英培安

出版社:城市书房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石头》的作者英培安。(档案照)
《石头》的作者英培安。(档案照片/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吴明珠代英培安)

我知道培安的诗集《石头》入选早报书选2020,当然很高兴。这本诗集一出版便收到很好的评论,在城市书房的销路也不错。这本诗集的内容基本上保留了培安的个人风格,显示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怀。最令我感到兴奋的是,戏剧工作者梁海彬还在线上朗读诗集里头的五首诗,为五首诗配上影像,制作成短片,与公众分享。

书名:《马来素描》

作者:亚非言(Alfian Sa'at)

译者:苏颖欣

出版社:四方文创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马来素描》的作者亚非言。(亚非言提供)
《马来素描》的作者亚非言。(亚非言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马来素描》入选早报书选,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本书以华文出版意味着它能够接触另一个语言群体,我相信这些故事也能够引起特定共鸣。例如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一对在马来语中学受教育的夫妇,是根据我父母的经历写成。当社会转向英文,他们发现自己最自在的语言,一个理应让他们展翅高飞的语言,却成了他们肩上的重负。我获悉,这种异化和流离的感觉,是和特定一代受华文教育的新加坡人共享的。感谢我的译者苏颖欣重启了半世纪以前在新加坡盛行的实验——以英文以外的语言筑起多元文化对话。

《马来素描》的译者苏颖欣。(苏颖欣提供)
《马来素描》的译者苏颖欣。(苏颖欣提供)

译者的话:这本书的创作、翻译、插图和编辑出版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台湾四地文化工作者的协力成果。我想这体现了亚非言作品的可贵之处——它是能够产生跨地域连结和共鸣,触发思考和共情的文学。我打从心里为亚非言的文学关怀、作品和实践行动喝彩。作为在柔佛出生长大的马来西亚人,我对新加坡的熟悉感或许比中北马更深。对于生活在边界的民众,国家这个概念或许体现在一本护照、一道关卡,却无法硬生生地将文化、语言和共同生活圈区分开来。文学更是能够突破各种藩篱和隔绝的途径。翻译这本书时,心中对话对象总是新马华人,希望在促进族群认识和交流之外,更能以文学的语言来思考族群问题,反思每个人身上的优越感,进一步建立起平等共生的社会。

书名:《远去的驼铃》(散文集+小说集)

作者:邹文学

出版社:热带文学艺术俱乐部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远去的驼铃》的作者邹文学。(邹文学提供)
《远去的驼铃》的作者邹文学。(邹文学提供/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近几年更常想起故人与相识:童年的邻居、小学的老师、中学的同学,踏入社会后遇见的各方面人物,还有团体里苦乐与共的许多好伙伴。当然父母亲与家人的容颜和谈话也常萦绕脑际。

12年前,我开始提笔,想通过文字留下点往事记忆,也抒发对亲友的思念和感激。在书写中,我不乏反省自己,更多的是记录下那些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己生活圈子所发生的大小事件。希望读者能从中多些了解,我们这辈人和我们的上一代,是怎样在生活线上挣扎,是怎样为了推动时代前进而付出代价。

世事如白云苍狗,也像远去的驼铃声日益飘渺。只盼望读者能从我的文字里寻回一些共同的记忆,如果还能因此激起感情的涟漪自是格外感到欣慰。

书名1:《家园何处是》

作者:王赓武

书名2:《心安即是家》

作者:王赓武、林娉婷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家园何处是》与《心安即是家》的作者王赓武。(档案照)
《家园何处是》与《心安即是家》的作者王赓武。(档案照片/龙国雄摄)

作者的话:

我没有意思写回忆录。夫人娉婷(Margaret)因为生前没有问好她母亲的故事,非常懊悔。当儿女成人分居各处,她决心把自己的故事,记下给他们看。后来,我也答应解释,为什么坚持要回中国家乡,不得已才定居外地。

第二本完全不同。考进马来亚大学,看到本地同学,有志向建立独立的国家,很受感动,愿意当这国家的好公民。遇到娉婷之后,发现她也对马来亚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事与愿违,结果,此书从教育建国,改为学问无疆界,问题变成“何处是家园”。

个人故事出版有什么意义,我不清楚。不是文学作品,又不是客观的传记。可是,如果能鼓励更多人,把他们独特的经验记录给大家看,一方面可能触动自知之明,另一方面增进社会的共同认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