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线上线下 丧情洋溢

字体大小:

重庆麻辣锅

‘今天一天过得不错吧?梦想是不是更远了?’‘有时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相对于充满正能量的传统心灵鸡汤,中国年轻人生活圈近来掀起一股‘丧文化’热潮,它标榜消极颓废却带点幽默自嘲,线上有社交媒体流传各类‘丧段子’,线下则出现不少以‘丧’为主题的商品和活动。‘丧文化’是纯粹娱乐解压,还是折射出时下年轻人对生活的无感和绝望?

炎炎夏日,重庆南坪万达广场一家外观漆黑一片的饮料店,特别引人注目。小小的店铺,玻璃门贴上印着“一家哭着做茶的丧茶店,6月30日沮丧开业!”的海报,走上前想点杯饮料,先听到的是店员以朝气十足的声音高呼:“欢迎来丧!”

名为“丧茶”的这家连锁饮料店,究竟邀请顾客“丧”些什么?答案就在饮料单里:“买不起房冻柠茶”比较合你口味,还是“碌碌无为红茶”听起来更可口?想来点味道更浓郁的,不如来杯“加油你是最胖的丝袜奶茶”?

八款描述各类沮丧心态的饮料,卖的是心情多过口味,推出以来受到许多二三十岁年轻顾客的追捧。“丧茶”重庆分店老板娘刘梦婕(27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坦言:“其实卖奶茶不是我们的主题,我们是要推广丧文化。”

她解释说:“年轻人有时会自我封闭,把沮丧和难过的一面隐藏起来。其实,心里难受时可以来喝我们的茶,每款茶都有主题,可以提供安慰。我们鼓励年轻人把不快乐的一面表现出来,将之转化为正能量。”

丧文化成中国网络热词

“丧文化”是2017年中国网络热词之一,这股标榜消极颓废却也带幽默自嘲意味的风潮,去年中因“葛优躺”这一名字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姿势,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事缘中国演员葛优1993年在电视剧《我爱我家》中,扮演一名好吃懒做的小混混,其中一幕他颓废躺在沙发上的画面,相隔23年后被网民扒出,制成加工图和表情包并配搭“什么都不想干”“其实并不是很想活”等“葛优躺式”颓废主义语录,立刻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地传开,引起许多年轻网民的共鸣。

这类社交媒体段子看似无厘头,却被一些人解读为当下中国年轻人消极精神面貌的反映。随后,以“丧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动漫、歌曲、餐饮、服装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丧茶”便是标志性商品之一。该品牌今年4月在上海首度以“快闪店”形式出现时,吸引了长长人龙,如今更以加盟形式在中国各大城市扩充业务。

学者:丧文化离不开经济和社会发展

“丧文化”在中国蔚为风潮,离不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研究青年社会学的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海军接受本报访问时分析,中国经济经历过迅速发展的阶段,提高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但如今经济增长从高速放缓,导致一些年轻人的期望和现实出现落差,内心产生挫折和无力感等“丧”情绪。

正因为对生活有憧憬和追求,才会在无法达到目标时感觉沮丧。在北京一家活动策划公司工作、6月底刚筹办一场“丧文化”市集的方晓闻(24岁)告诉记者:“如果每天都很安逸,没什么追求,或看不到有什么值得追求,丧的情绪就不会这么强烈。所以,年轻人的丧和中国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并不矛盾。”

年轻人申诉房价太高

当下,许多年轻人碰到最棘手的问题是房价太高,重庆丧茶店老板娘刘梦婕透露,“买不起房冻柠茶”是店内最畅销的饮料,这应该不是巧合。

自称“丧青年”的重庆市民蔡帆(26岁)向记者申诉:“现在普通年轻人工资很低,房价又涨得那么凶,如果要买房,肯定需要爸妈付首付,房贷要全部自己供也很难。”

目前在一家公司担任财务人员的她说,自己的月薪如果不加入奖励金,有时低至1000多元(人民币,下同,约200新元),“讲了都没人信”,买房根本是天方夜谭。有统计显示,中国不少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10倍,一线城市则高达30倍,远超过六倍的合理区间。

一年前结婚的蔡帆也认为,中国社会如今“单身狗”多,许多大龄男女迟迟找不到伴,是“丧”情绪的另一来源。她说:“我属于运气好的,身边有很多朋友,在相亲道路上一直遇到‘奇葩’(指另类、古怪的人),导致她们对爱情和婚姻失去希望。”

她认为,中国社会早年的一胎化政策和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造成男比女多的性别失衡现象,年轻男生如今要找对象越来越难,女生则越来越挑剔。据人口专家估计,未来30年内,中国适婚年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近3000万人,恐酿成“光棍危机”。

“每日一丧” 微博成风潮

除了社会问题给年轻人带来压力,“丧文化”的兴起也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密切关系。如今在微博上输入“每日一丧”等关键词,即可看到无数网民自嘲体重增加了、家里花枯了、晚上睡不着……没有什么琐碎牢骚不能在社交媒体上摊开,很多时候还能博君一笑,并找到“丧知音”。

像“丧学姐”“毒鸡汤语录”等微博页,粉丝人数最多可达几十万,每天定时向粉丝输送“毒鸡汤”语录,诸如“只要你成为一个废物,就没有人能利用你!”等语录,虽然可能显得无病呻吟,但被转发的关键在于犀利、幽默。

董海军认为,相对于以往人们的“丧”只与家人朋友分享,社交媒体如今让人人有如握着话筒,这促使社会文化从原本的内敛谦虚转向开明和包容,年轻人也越来越敢于公开表达自己的“丧”。

除了传播“丧文化”,方晓闻认为社交媒体实际上也助长了这股趋势:“大家现在可通过互联网看到许多同辈、领袖或成功人士的故事,从而产生一种预期和企图心,希望成为同样成功的人。不过,当这种企图心无法很快被满足时,年轻人就会寻找缓解情绪的途径,释放对生活的小小不满。”

“丧文化”催生“丧经济”

6月底北京三里屯的一场户外市集上演这奇怪的一幕:两名参赛者站在广场中央,其中一人坚持摆出木讷表情,另一人则在一旁跳舞,通过肢体语言逗对方笑场,无厘头的游戏吸引不少路人围观。

这其实是北京一家集美食、音乐、娱乐业务于一身的城市嘉年华品牌“伍德吃托克”所主办的“丧文化”市集,但从现场欢愉搞怪的气氛看来,更像是“丧中带乐”。三天的市集汇聚超过50名商家和媒体伙伴,让各品牌在主题化的“体验场景”中曝光,吸引了约1万4000人到访。

逛一逛市集,除了有炒热气氛的游戏,还有许多独立品牌创作的“丧”手工艺品、服饰、包装食品等,有饮料商更特设“丧情绪治愈诊所”,售卖不同口味的“治愈饮料”,创意与噱头十足。

市集策划人:丧情绪有另类文化魅力

将“丧”娱乐化和产品化,正是不少商家从中创造经济价值的方式。“丧市集”策划人方晓闻告诉本报,“丧文化”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丧情绪”有一股另类的文化魅力:它有趣、有内容、也有创造力。她说:“对于丧文化的内容,一是年轻人有同感,二是参与门槛低……对于消费者,我们希望他们能通过我们搭建的社交场景,从社交媒体走到线下,感受乐趣并结交朋友,体验什么是‘丧到嗨’。”

“丧茶”的重庆代理商刘梦婕同样看好“丧”的市场潜能。目前兼任舞蹈老师的她说,重庆“丧茶”分行是全中国第三家,“我们希望抢先开业,毕竟这类网红茶,就是要速度快。” 据了解,购买重庆总代理权的费用是80万,接下来重庆若有其他商家想加盟,费用则是8万。

社会学家董海军指出,“丧”产品抓住了情绪的经济逻辑:人们欢庆时需要消费,悲伤时也得靠消费排解情绪,这两个市场一直都会存在,“丧经济”便抓住了后者的需求。

不过他认为,所谓“丧经济”更像一个时期的噱头,“小确丧”是当下年轻人自我标榜的流行语,但这个标签过了一段时间便会被另一名词取代。

分析:丧文化并不适合所有企业

另有分析人士警告,“丧文化”虽然在社交媒体上获得认同,但它终究不是主流文化。80后和90后年轻人一般能理解,但年长一点的消费者就未必有共鸣,以丧为主题的营销因此并不适合所有企业。

对于“丧文化”的“寿命”,方晓闻坦言,这股风潮是负面情绪的创意产物,但互联网潮汐式的传播模式也意味着“丧”相信只能维持短暂热度,最终会有其他形式的出口,代替“丧文化”对悲伤情绪的消解,公司接下来也不会再办以“丧文化”为主题的市集。她说:“丧的情绪每一代人都会有,以前人们可能通过诗歌排解,这一代人则是借自嘲,这个情绪一直都会在,只不过表达形式会随着时代演进而变化。”

“丧”不宜助长?

诸如“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的宣言,对年轻人可能是无伤大雅的自嘲,但在一些人眼里却是不宜助长的歪风。

中国官媒《光明日报》早前便发表评论指,从“丧语录”可明显感受到一股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的情绪,“年轻人本是理想的代言人、奋斗的急先锋、道义的担当者,怎么成了志向全无的行尸走肉呢?”评论呼吁年轻人既然有理想、智慧和力量,就应趁年轻时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敢试敢为,“与颓废生活方式绝缘。”

然而,对刘梦婕而言,上述对未来充满正能量的憧憬,与其说激励人心,更像是压力来源。她说:“当然,生活中需要正能量,但这类东西有时不切实际,身边充满正能量的人如果太多,反而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们。总之,正能量压抑太多,负能量反而会爆发出来。”

对于时下青年对励志“鸡汤”的排斥,社会学家董海军解释,许多年轻人自小从老师和家长那里接受过不少“鸡汤教育”,但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就会觉得鸡汤喝多了也未必能强身健体。“传播正能量是必要的,但年轻人接触这类教育后,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得到积极愉快的体验……不一定每个人都成功,也可能有失落的。”

但董海军仍乐观认为,在时下年轻人的世界里,“小确幸”和“小确丧”其实是并存的,没必要对“丧文化”过度忧虑:“这往往是年轻人自嘲和自我安慰的方式,相对于以往什么都憋在心里,这其实具有健康的作用。”

北京“丧青年”方晓闻就认为,自嘲和自我打击其实并不消极,反而是维护自己的心理策略。她解释说:“我借用‘丧’来先声明,我就是不够好,这其实是在为自己焦虑的情绪先划出安全范围,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