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先辈贡献 南大“新加坡福建会馆楼”和“陈六使径”揭牌

教育部长王乙康(左三)昨天为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福建会馆楼”和“陈六使径”主持揭牌仪式。左起为陈六使的孙子陈锡福、福建会馆会长陈精毅、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福建会馆前任会长蔡天宝,以及南大教务长兼副校长(学术)林杉教授。(梁伟康摄)
教育部长王乙康(左三)昨天为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福建会馆楼”和“陈六使径”主持揭牌仪式。左起为陈六使的孙子陈锡福、福建会馆会长陈精毅、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福建会馆前任会长蔡天宝,以及南大教务长兼副校长(学术)林杉教授。(梁伟康摄)

字体大小:

南洋理工大学将校内的人文学院大楼命名为“新加坡福建会馆楼”,坐落在南大华裔馆和南大湖附近一条名为“南洋谷”的道路也正式易名为“陈六使径”,以铭记已故前南洋大学创始人陈六使,以及福建会馆为推动本地文教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教育部长王乙康昨午(10月19日)在南大人文学院前厅为“新加坡福建会馆楼”(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Building)和“陈六使径”(Tan Lark Sye Walk)主持揭牌仪式。

南大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南洋谷和南大人文学院大楼都坐落在校园内历史氛围浓郁的地段,尤其同前南大行政楼,即目前的华裔馆,以及南大湖和云南园毗邻。

发言人指出,1955年创办的前南洋大学于1958年正式开幕时,是在云南园举办开幕礼。云南园目前在进行整修美化,完工后将连同华裔馆和扩建后的南大湖,构成南大校园的文化遗产区,预计明年第一季重新开放。

前南洋大学建于福建会馆所捐赠的土地,创立时也是东南亚首所民办的华文大学。

福建会馆会长陈精毅在仪式上致辞时说,1953年,在缺乏高等华文教育学府的时代背景下,时任福建会馆主席的陈六使倡办南洋大学,并以身作则,认捐500万元作为建校基金。福建会馆也捐献裕廊路523英亩的地段,作为大学的校址。“当时,创办大学的倡议获得本地乃至东南亚各社团和各阶层民众大力支持,掀起一波空前的社会热潮,在新加坡教育发展史上,及凝聚本土文化认同的建国基础上,创下一个动人的历史纪录。”

随着我国语言政策改变,南大在1980年关闭,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培育工程专才,政府于1981年在关闭后的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重组为今日的南洋理工大学。福建会馆当年为前南大建校所捐献的土地,为后来南洋理工大学提供发展与扩建的重要基础。

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说:“我们为新加坡的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庆贺,雀跃于本地有两所大学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及孕育出令人称羡的研发、创新和教育生态的当儿,也要确保本地社群的贡献不被后世新加坡人遗忘。”南大在上个月最新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特辑》全球大学排行中,首次登上前50强,排名第48;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25。

徐芳达:对与陈六使分歧仍维持当年观点

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昨晚在南大“校友之夜”上致辞时,也对陈六使和福建会馆的社会贡献,以及南大精神表达肯定。

徐芳达说,陈六使同当时许多华商,如陈嘉庚、李光前和连瀛洲等人,一样关心众人的福祉,热衷慈善事业。

“政府与陈六使先生曾有一些分歧,我们至今仍维持当年的观点。那个年代,亲共和非共两个阵营为了新加坡的生死存亡、未来发展,展开了抗争与博弈。后来非共的一方取得人民的支持与委托,让新加坡在稳定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这段时间,南大发展成今天远近驰名,全球瞩目的大学,学生受雇能力强,研究水平高,高科技的企业伙伴不胜枚举。在新加坡开埠20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肯定福建会馆与陈六使先生对教育和慈善事业的付出。”

肯定当年创校南大精神

徐芳达说,南大希望通过“新加坡福建会馆楼”和“陈六使径”的命名,让历代学生铭记先驱和早期移民对南大的贡献,并借此肯定当年创校的南大精神。

因政治与教育因素的纠葛,陈六使被一些人视为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二战结束后,新马两地涌现不同流派的民族主义运动,左派势力在当时壮大,南大和华文教育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泥沼中。陈六使因政治立场等因素在1963年失去公民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