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扬:从《茶馆》到《 呸店》

字体大小:

“好(蒿)!好(蒿)!”

得知老舍的《茶馆》不再是A水准H2华文与文学课程内容时,我不禁想起这部经典剧作第三幕结尾的这句台词。《茶馆》在第三幕中,出现了个沈处长。他老把“好”说成“蒿”,被剧中第二代贩卖人口的小刘麻子认为“特别有洋味儿”。

2015年,中国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四度来到新加坡,在滨海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茶馆》,四天的演出门票早早就卖光了,抢票的速度只稍逊色于林俊杰的演唱会。

到场观看的,除了来自海峡两岸的新移民之外,还有不少是曾在新加坡研读过《茶馆》的高中生。当年为了准备考试,剧本我们都是烂熟于心,经常是一位同学起个头,其他人都能把各个人物的台词接下去。

过了那么多年,不少同学还能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这固然是因为当年备考所打下的基础,也是因为老舍独到的社会观察、别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生动精炼的台词,让我们爱上这个剧本。

高中毕业以后,不论是上大学、从事第一份职业,到现在转换人生跑道从事第二份职业,《茶馆》的台词时不时都能蹦出来,为我所见、所闻、所感,做出最精准独到的总结。

不管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也总能遇到一些让我想起“唐铁嘴”“王掌柜”“松二爷”“二德子”的人物,看到“太监娶妻”“这年头人还不如一只鸽子”的荒诞场面,体会到“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年头就是斜年头,正经东西全得连根儿烂!”的悲凉。

这就是经典作品历久不衰的魅力,沉甸甸的历史加上作家深刻的观察与反思,为试图了解这个世界的我们提供了参照坐标。

有人会说,这个作品写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以及二战结束后的北京,时间和空间都距离现在的我们很远,因此该找个更贴近学生的作品,找一些有助于反映本地历史和文化的文本,这对构建我们的身份认同有帮助。

这个想法没有错,但是在学生生活阅历不足,需要更多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世事洞明”以及“人情练达”的阶段,选择在文学和思想深度上都无法和《茶馆》相提并论的《口羔呸店》或者《傻姑娘和怪老树》,真的合适吗?

在这个不论是电视剧或者最卖座的电影,不论是人物塑造或者思想内容都趋于简单化、浅薄化的时代,我们的“华文精英”接触具有深度的作品机会太少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某个地区,为了与对岸区别,强调“本土化”,最后视野越来越小。

我不是说郭宝崑的剧本浅薄,不适合拿到课堂上讲。郭老是我很尊敬的剧作家,我也曾有幸在年幼时和这位大师接触过。但对我们这些当年修读中学高级华文的学生而言,《口羔呸店》是中学语文课的课文,若干年后的今天却变成了高中文学的文本,这不是华文水平退步是什么?

(作者是新闻中心记者 tank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