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访街坊之新新人】嫁了本地人 融入狮城圈

字体大小:

22岁就来我国当护士的凯瑟琳,今年打算申请入籍我国。“我感觉这里就是家,我几乎一半的人生都在新加坡度过。比起原来菲律宾的国籍,我觉得自己更像个新加坡人。我的心、我的爱好、我的工作都在这里。”

24年前从菲律宾到新加坡的护士凯瑟琳·泰萨罗娜,在本地嫁给了马来人并入了回教。两人12岁的女儿在学校学习的第二语文是华语,参加的课外活动是印度舞蹈。这名新移民一家三口体现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犹如新加坡的缩影。

这是凯瑟琳·泰萨罗娜(Katherine Tesalona,46岁)来到新加坡之前,从未想过会出现的情景。

1996年,她接受护理教授的建议,在毕业后申请到新加坡当护士。她当时才22岁,对新加坡一无所知,只知道新加坡人口多数是华人,根本不知道还有马来人和印度人。

初到新加坡,她被安排到新加坡中央医院工作,并与数名菲律宾护士住在一起。她们相信是医院从菲律宾引进的第二批护士。

凯瑟琳大学时虽然以英语学习护理,但到了新加坡,每个人说的都是新加坡式英语,腔调也不同,令她满头雾水。就连她熟悉的医疗名词也与本地医院所使用的词汇不同,一切都得重新学起。幸好,同事们都很有耐心地帮她与病患沟通,逢年过节时也会邀请她一起庆祝,让她逐渐认识新加坡。

凯瑟琳原本只打算在新加坡短暂逗留,但是这一切因为认识她的另一半而改变了。

一个玩笑成就一段姻缘

她忆述,来到新加坡一年后,有一天一名男子突然上门,声称要检查护士们的拥挤居所,吓坏她们。“那时候我们都很单纯,担心得因此搬到外住。过了一阵子,他才承认是我们一名室友的朋友,两人串通好跟大家开个玩笑!”

她因此认识了丈夫安华·莫哈默(Anwar Bin Mohamed Yusoff,69岁,课程顾问),并在朋友的撮合下开始约会。他们交往约八年后,最终在2005年结婚。

安华是马来人也是虔诚的回教徒,年龄比她大23岁,两人背景完全不同。信奉天主教的凯瑟琳并没因此退缩,她认为只要相处得舒服自在,就不必介意背景不同。她上了回教课程了解这个信仰,两人交往约两年后,她便决定改教成回教徒。

她说:“我觉得宗教都教导正面价值观,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

Katherine Tesalona
24年前从菲律宾来新加坡的凯瑟琳(中)与本地马来丈夫安华(右)结婚,两人的女儿凯丽(左)如今已12岁。他们一家三口都是回教徒,但是不排斥在圣诞节期间购买圣诞树布置家里。(陈来福摄)

新的宗教信仰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她得吃清真食物、每年禁食守斋戒一个月、工作时间外也得一天祈祷五次。“刚开始时,觉得有些挑战性,但身边也有不少回教同事,他们都很帮我,有什么疑问都能请教他们,让我渐渐融入新的宗教文化。”

据安华透露,妻子的同事会邀请她参加马来婚礼、到回教徒聚集的地方,解释回教徒的生活方式和打扮等,让她适应新生活。

两人决定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如今他们的12岁女儿已升上中一。凯瑟琳坦承,由于年长的父母都在菲律宾,她曾考虑回到菲律宾,但是因为女儿和妹妹都在这里,她衡量利弊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新加坡。

“我感觉这里就是家,我几乎一半的人生都在新加坡度过。比起原来菲律宾的国籍,我觉得自己更像个新加坡人。我的心、我的爱好、我的工作都在这里,所以我真的希望继续在新加坡生活。”

已在2004年成为我国永久居民的凯瑟琳,打算今年申请公民权,希望长期把新加坡视为家。

进修不怠 从助理变导师

20200116_zb_mcijiefang-katherine_02_Medium.png
凯瑟琳刚到新加坡时就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当护士,从最低的职衔做起。(受访者提供)

从最低的医疗助理做起,凯瑟琳因表现良好获得医院奖学金进修,10多年后成为新加坡中央医院的首名菲律宾籍临床护理导师,成为其他护士眼中的楷模。

刚到新加坡时,凯瑟琳是医院的医疗助理,她后来凭着勤奋的精神和用心一步步升职。她的上司认为她很有潜质,2008年让她在医院的奖学金计划下全职修读助产专科文凭,隔年还半工半读,完成护理文凭课程。

修读专科文凭时,她的女儿才大概八个月大,但是这名进取心强的护士并没因此逃避挑战。因为不断进修,她在2015年被委任为临床护理导师,是第一名在中央医院担任这个职位的菲律宾人。

消息很快传开,凯瑟琳透露:“有些不认识的菲律宾护士在医院看到我(的名牌)时,都会主动打招呼,说他们为我感到骄傲,让我非常感动。”

除了护士的日常工作,凯瑟琳也经常参加提升护理素质的学习项目。事实上,她刚到新加坡的第一年,就已经这么做了。

医院原本没有设下探访时间,访客因此能随时走入病房,打扰病患休息。为此,她和团员决定推行探访时间段,帮助病患控制访客流量。如今访客到医院时,都会听到以四种语言通知探访时间的广播。

透过医院的安排,她也义务到一些年长病患的住家打扫,确保他们有舒适的环境休养。热爱护理工作的她也是社区护理理事会的会员,定期到民众俱乐部等进行宣导,预防年长者跌倒。

工作之余,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带女儿到社会服务团体“愿之心”当义工,她们会在厨房帮忙准备食材,让弱势群体享用丰富的餐食。

谈及为何愿意抽空当义工,她回答道:“我每天接触病患,有时候也会跟他们聊起他们面对的挑战。我真的很同情他们,特别是没有人照顾的老人家。因为了解他们的问题,我更想要帮助他们,为他们带来欢乐,同时也回馈社会。”

【系列六之一;本文由通讯及新闻部呈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