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卖边库存 粮食储备有策略

字体大小:

我们的食物存在哪儿?存了多少?

超市是新加坡保障食品供应的重要一环,具备完善的粮食储备策略,以备不时之需。

据统计,新加坡有超过600个超市,主要由职总平价、DFI零售集团(前称牛奶公司)与昇菘集团经营。

平价超市是当中的佼佼者。除了遍布全岛的230间超市,职总平价作为新加坡最大零售商,也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运营三座储备大量粮食的大型配送中心。

职总平价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公司采用多项策略确保本地食物供应稳定,这包括储存、预先采购,以及扩大进口来源。目前职总平价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食品。

米是最不可或缺的食品。职总平价作为新加坡主要大米进口商,从泰国、越南、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多国进口大米,库存量一般超过三个月。为确保大米供应和价格稳定,公司采取多管齐下措施:预先购买、直接进口、批量购买,以及和米商签订合同。

另外,职总平价2021年初也成立了供应链指挥中心(Supply Chain Ops Centre,简称SCope),加强应急措施,确保供应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如常运作。

例如在2021年3月,当苏伊士运河发生堵塞事故,职总平价就通过SCope的预警系统,实时定位食品和货品的所在位置,提升公司应对危机的效率。平价说:“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技术,能争取宝贵的时间做调度,尽量减少缺货的问题。”

食品局总监陈丽琴强调,除了确保粮食储备充足,新加坡还须多管齐下,鼓励业者到海外开设农场的同时在“30·30愿景”下支持本地农业发展。不过她也说,这些计划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达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