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文稿

【梦想“企”飞系列】中年不惑再创业创新 另辟蹊径赢客源

创办人兼首席执行长徐德利(中)说,公司每六个月会举办一次脑力激荡,目的是找出创意点子。(图/新报业媒体)
创办人兼首席执行长徐德利(中)说,公司每六个月会举办一次脑力激荡,目的是找出创意点子。(图/新报业媒体)

字体大小:

在科技领域,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本地高科技公司——勱峰科技深谙此道。而这个不惧失败试错的创新精神与年龄无关,该公司创办人选择在步入不惑之年后再创业,经历曲折与机遇的过程中一直追求突破,并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的协助下,不断取得佳绩。

“我常担心有人正悄悄在车库里研发新技术,随时赶超我们。因此,我的工作是天天坐在那里思考:我们还有什么可做的?还能多做些什么?顾客还会要些什么样的新产品,特别是别人还没想到的?”

从事光电子的本地高科技公司——勱峰科技(Moveon Technologies)创办人兼首席执行长徐德利(59岁)在谈到创新时这么说道。不愿受困舒适圈的他从第一次创业到再创业,一开始做生不如做熟到不断探索新尝试,因为他很清楚,要在竞争激烈的商界求存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至关重要。

从工程师变创业者 从7人小公司到开启国际市场

多年以前,徐德利还是名年轻的生产程序工程师时,他有一次到日本参加展销会,偶然发现用来生产电脑键盘的原材料,还可以用来生产光学加工品,而光学加工品的价值却比键盘高出很多倍!有了这一认知,他在1998年开始创业时,决定从事光学加工行业。2007年,徐德利脱售他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时才42岁。

随后,他重新创业,成立勱峰科技。他起初只是当名幕后顾问,把公司交给一名受聘总裁打理。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安排行不通,于是在2010年复出,自己担任总裁。自那之后,他的公司从原来的七人,激增到目前的180至200人,所从事的业务也从最初的设计光学配件,到制作配件原型(prototypes)和生产光学配件。公司也吸引了多家国际跨国企业客户,如三星、飞利浦、马赛地和戴森等。

由于研发新技术对勱峰至关重要,公司每年会把30%的利润,投在研发部门。(图/新报业媒体)

经验谈:勇于创新 不要怕失败

向来只为顾客生产配件的勱峰科技,也曾经尝试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可惜没有成功开启零售市场。

但这个勇于创新的举动,却引起了电子巨人戴森(Dyson)的注意,为公司带来新商机。市面上销售的戴森智能吸尘器中就采用了勱峰科技的摄像头;有了这个能捕抓360度视角的摄像头,使吸尘器拥有更高的自主设备,能够视察周围环境并导航复杂路径。

在谈到那次经验时,徐德利解释说,在2007年他们推出具备可拆除摄像镜头的智能手表,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个称为Beoncam的计划,从设计到生产前后花了一年,然后用半年时间开始销售产品,但他们卖出2300台之后销售便停滞,促使公司决定停产。

徐德利说,那次经验让他们学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的长短处。他们发现自己在设计和生产方面不错,但在销售、品牌包装和分销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空间。虽然已停止生产自己的产品,但不等于公司已放弃这一想法。

他受访时指出,一般人习惯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也会对改变和走出舒适圈产生抗拒,但对高深科技行业来说,创新却是关乎公司存亡的根本问题,如果无法创新和提出新献议,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

投资新机械,让公司能不断研发和创新。(图/新报业媒体)

经验谈:新人新点子 三成利润投入研发

勱峰喜欢聘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且栽培他们成长,因为,这些刚走出校门的新人,经常会带来一些有趣的新点子。徐德利说,公司从事纳米压印的想法,便源自一名毕业不久的材料科学毕业生,她在大学最后一年就曾从事类似的科研项目。

既然创新是公司的成功秘诀,寻找新点子必不可少。该公司每六个月会举办一次脑力激荡,目的是找出几颗值得为公司未来播种的新种子。

公司去年的营业额是2000万元。徐德利说,自从进入纳米制造这一领域后,公司营业额提高50%至60%,相当可观。由于研发新技术对勱峰至关重要,公司每年会把30%的利润,投在研发部门。

企发局助力:建立网络 持续创新

公司设立的高度自动化和数码化的先进设施,不仅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更成功将生产力提高超过30%。(图/新报业媒体)

多年来,公司利用了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简称企发局)的多些援助计划,来支援公司的业务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升级和数码化方面。

“例如,在2021年底,我们展开了工业4.0之旅,目标是将现有的工具制造设施转变为一个自动化和数码化的设施。在企发局的援助下,我们成功建造了一个高度自动化和数码化的先进设施——‘超精密机械加工中心’(简称UPMC),不仅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更成功将生产力提高超过30%。”

新中心可以全天候24小时运作,大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信心,促使公司获得更多增值的订单,以及带来更多商机。

除了有形的援助外,徐德利表示,企发局经常主办各种活动,扩大了公司的接触面,让公司有更多机会与来自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各类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联系。这直接帮助公司扩大人脉网络,并开拓新商机。

比如,在今年8月份,企发局把美国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与公司联系起来,促使勱峰有机会与前者探讨合作事项。

企发局对工业、科技、市场商机的触及面不仅广泛,具强大的影响力。对于企业来说,善用企发局的网络、品牌、专业知识和接触面,突显重要,而且往往能事半功倍。

他表示:“企发局的援助,对许多像我们这样的本地公司在扩张业务时,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展望未来:聚焦扩大纳米加工能力

公司的纳米加工实验室,是公司聚焦的未来发展领域。(图/新报业媒体)

当许多同行都认为光学的未来在金属镜片时,勱峰科技却决定另辟蹊径,专注于研发感应器。这是因为徐德利看到感应器用途暴增,例如一辆无人车至少需要50至100个感应器。这些感应器靠的是光学原理,但需要纳米加工程序来制造。

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利基市场,公司决定聚焦纳米压印和3D打印技术,希望有朝一日,各种光学配件都能以3D打印方式进行。徐德利说,勱峰科技正在埋头研发新的3D光学打印项目,目的包括在10分钟以内,用3D技术打印一对有度数的眼镜片。

要进入纳米加工领域,除了高投资额,最大的挑战是这种技术属于高度隐秘的商业机密,但是公司还是通过旁敲侧击,从器材和原料供应商那里掌握这门技术的点点滴滴。不过徐德利指出,这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多数时候必须靠自己的研发团队去摸索和进行测试,包括尝试各种概念,试用各种原材料,抛开行不通的想法,聚焦在有潜能的新点子等。

凭借着团队的努力和坚持不懈,他们前后用了三年时间,投入500万元资金,才摸索出一套可行的生产程序。公司的纳米压印技术,曾被用在三星Notes手机、S21 Ultra和S22 Ultra上,而且还是唯一的供应商。

当然,小公司要吸引业内大佬的眼球并不容易,勱峰科技勤力出席业界的各种线上研讨会,实体座谈会,在链接平台上载自己的创业故事,改进公司在网上的陈述方式等。另外也会出席各种贸易展销会,甚至带上配备参与展销,希望引起业内人士的兴趣。

此外,自从2015年以来,勱峰也已投资在15家初创公司,当中两家公司甚至已取得半个独角兽资格,资产达到5亿元。这些投资对象是通过企发局的引荐与介绍而结识的——企发局定期举行推介日,邀请科技初创公司介绍新项目,让有兴趣的企业家参与投资。徐德利表示,公司投资的初创公司都和光学运用有关,这是公司保障未来的做法之一,当这些初创公司壮大后,公司希望能成为他们产业链中的一环。

谈到这一路走来,徐德利表示,创新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与阻力,但他相信只要认真地想办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唯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取得持续增长和发展,不被淘汰。

点击了解更多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给予本地企业的援助。

本系列一连六期,专访本地企业如何借助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提供的援助进行创新,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以及朝向可持续发展。(六之五)


【本文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呈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