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仍须加把劲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过36小时的加时奋战后,终于让艰苦的谈判有了协议成果,通过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旨在协助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法新社)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过36小时的加时奋战后,终于让艰苦的谈判有了协议成果,通过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旨在协助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法新社)

字体大小:

2022年11月22日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过36小时的加时奋战后,终于让艰苦的谈判有了协议成果,通过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旨在协助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这是一大突破,但整个协议文本措辞相对平淡,没有达到环保人士与脆弱国家的进展预期。

全球气候变化课题牵涉广泛,大会参与者几乎来自所有国家,以及很多利益相关的国际组织,共识的建立极其不易。然而极端天气在全球导致的灾害越来越频密,已经无可争辩,特别是对小岛国联盟成员来说,海平面上升等危机更加迫切。本次大会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决议,既是面对现实,也是回应包括新加坡在内、缺乏腹地的岛国长期的呼吁。

然而,“损失与损害”基金涉及金钱补偿机制,虽然具体实施细节可能要明年才会出台,但涉及金额估计巨大,如何分摊难免一番大争论。较富裕的国家与较贫苦的国家之间,谈钱难免激化矛盾,特别是在世界经济面对衰退等风险的当下,更不容易,例如《巴黎协定》要求国际建立1000亿美元的气候基金,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减碳,但据知到位资金还差很多。

因此,补偿机制目前更应该看成是公平原则的确认,诚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本届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我欢迎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投入使用该基金的决定。”对世界来说,积累至今的污染、排放与气候变异等问题,主要是工业化比较早的发达国家留下的恶果,而后进国尤其是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是最脆弱而责任最小的受害者,毫无改变现状的能力。例如太平洋的基里巴斯共和国群岛,已经有两个岛屿被淹没,预计在数十年内全国可耕地会全部盐化,最后整个国家可能不复存在。据报道,该国政府已经向邻近的斐济购买土地,准备迁移全国人口。

古特雷斯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倾听这些处于危机前线的人们的声音。类似的岛国淹没问题,可能在几十年内愈发普遍,其中涉及的人口数以十万计,今天补偿经济损失与损害的措施,或许能帮助他们及早做准备,但对外购买一个可以“转移国家”的土地,牵涉更为复杂,未必是钱就能解决的问题。真到了水漫家园,能不能找到愿意收留或者帮助转移的国家,仍须拭目以待。

气候变化大会凝聚共识不易,还在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这个问题,关乎具体的一国经济和政治的方方面面,进展很容易受到最新的国际形势影响,以致举步维艰。今年俄乌战争爆发,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关于天然气供应的“能源武器化”,就让世人一目了然,瞬时间传统燃料的使用又被搬上台面应急。因此,2025年让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30年让所有国家根据1.5摄氏度以内的升温目标努力,减少排放,恐怕都不容易达标。

不过,与会的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指出,私人与金融领域更积极参与全球绿色行动,在本届大会有迅猛发展,更多国家正汇集资源、建立联盟、启动项目,加速脱碳。这是好现象。此外,多边主义的努力,也在逐渐累积成果。美国与中国两个排放大国同意重开相关磋商,也是值得期待的好事,但政治与外交会否造成干扰,有待观察。

新加坡作为小岛国联盟发起者,面对世纪大难题,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协助其他脆弱国家,包括利用科技与金融能力,透过多边机制,在这一全球进程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国资源与选择都很有限,但仍积极为国际社会发挥示范作用,例如投入氢能的研发作为替代能源,参与建立碳交易市场等等。这些努力也同时是在对不可知的未来,为国人未雨绸缪。

古特雷斯强调,本届气候大会结束时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但时间已经不多。确实如此,在应对剧变的大自然方面,没有更须要政治家团结的时候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