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本地中医学发展的里程碑

南洋理工大学中医诊所的智能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推拿服务。(蔡家增摄)
南洋理工大学中医诊所的智能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推拿服务。(蔡家增摄)

字体大小:

南洋理工大学定于2024年开设本地首个四年制中医学学士学位课程,课程设计和安排将根据本地医疗需求制定。首批毕业生会在2028年毕业。这无疑是本地中医学发展的一道重要里程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这将是首个由本地大学独立颁发的中医学学士学位文凭,也是第一个获卫生部中医管理委员会认证的中医学学士学位课程,说明本地中医学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包括与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已积蓄足够的能力,并有信心自主发展。

其次,是传统中医专业地位的提升,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进一步受肯定。其三,由于课程将更专注于满足本地人的健康需求,针对老龄化现象和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中风等设计课程,提供更优质的医学指导与训练,因此毕业生应能更符合本地医疗需求。假以时日,本地中医学也有望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和专长。

南大是从2005年起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生物医学科学和中医学的五年双学位课程,以拓宽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这个项目迄今培养了430多名毕业生。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新课程的推介仪式上说,这些毕业生当中有超过80%都成了注册中医师,在中医界和相关行业任职。基此,当局认为学士课程会有足够的需求,反映中医在本地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卫生部和南大因此决定检讨目前的中医学位课程,并认为由南大自设课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王乙康指出,中医的强项是能通过更周全的方法调理和改进病人的健康,预防疾病。新加坡人口急速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也患上各种慢性疾病,中医大有用武之地。不过,中医要发挥这一潜能,必须加强临床研究、自我管制、教育培训等,为本地造就合格的中医师。一个全面和有系统的大学课程因此殊为必要。

新的大学中医课程不再是双学位,目的是要吸引对中医真正有兴趣,并要致力于加入中医界的学生。有了类似西医的中医课程,学生在顺利完成四年课程后,就可以成为执业医师,不必像现在的双学位学生,毕业后还须累积400小时以上的本地实习经验,以熟悉本地的中医实况,然后参加本地注册考试。新的大学课程已融入所有这些必要的元素。

南大自主开设中医学士课程,象征本地中医教学已迈入一个新台阶。这也为中医学的持续教育和中西医未来更好的相辅相成奠定新的基础。在学位课程的基础上,大学未来也可以为中医师以及有兴趣的西医开设各种培训课程,如硕士课程、针灸课程等。

虽然有了新的大学学士中医课程,相信现有的民间中医学院未来还会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仍可以为一些对中医药有兴趣的人,提供中途转业的培训机会。有些纯粹对中医学有兴趣,只想通过培训课程吸取知识和临床经验但无意执业的人,也能通过业余时间参加课程。

中医药在本地确实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最主要的是本地人口,包括一些非华族,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极高。民间中医团体,如同济医院、中华医院、大众医院、善济医社、新加坡佛教施诊所、义安中医药中心等,多年来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廉宜的中医服务,更是有口皆碑。但时至今日,中医在国家正式医疗系统中仍然处于辅助地位,只有针灸进入了医院的殿堂。本地中医学的发展在逐渐专业化的同时,能最终成为主流的一部分,相信是不少人的共同期待。有了这些条件,中医课程吸引更多人才,国人享有中医药的额外照护,便是指日可待的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