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和元:美国经济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美国总统拜登。(法新社)
美国总统拜登。(法新社)

字体大小:

几个月来,美国总统拜登一直在民调的低谷中挣扎。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已经降至36%,创下担任总统以来的新低。民主党和白宫担心,在半年后的中期选举中,将会丧失国会多数席位。为此,拜登试图与国民沟通,正如美国媒体报道,拜登针对5月就业报告发表讲话时,一直强调民主党政府在让美国人重返工作岗位方面取得的进展,譬如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的3.6%,新增工作岗位超过800万个。

一边是高企的通胀率,一边是较低的失业率。也就是说,当前美国经济正行走在经典菲利普斯曲线上。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最早由新西兰统计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提出。在一篇题为《1861年-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的论文中,菲利普斯根据英国那期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这一概念真正为世人所熟知,则得益于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和索洛(Robert M.Solow)于196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论文。这两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数据换掉英国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研究得出如下几个重要观点: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