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冰:否则,我该如何去爱?

瑞典艺术家Axel Törneman作品《傻子》。(作者提供)
瑞典艺术家Axel Törneman作品《傻子》。(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没错,确实痛, 但也充满生命的痛快。因为这样,我不仅要感激生命,也要感激生命中有你。

2020年,我在一个访谈中问我尊敬的王赓武教授对爱的诠释。王教授当时90岁了。他25岁和他的夫人林娉婷结婚;65年过去,他的夫人在访谈的前不久离世。在整个访谈中,我没有提到他夫人离世的这件事,倒是他提起了。他说:失去了以后,才知道痛。他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望向我。我可以从他眼中看到他内心的难过。不过到了最后,王教授还是说:他没有办法解释爱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王教授的这个诠释其实很好。爱确实是没有办法解释的,也是没有办法诉诸语言的。它只能够用心去感受,你感受到的就是了。没有人可以将你所感受到的任何一点情绪抹杀。只有你自己才清楚你到底感受到了什么。而至于那叫不叫做爱,你或许也很难为它下一个定义,也根本没有人有能力为你下一个定义。这个“爱”只有你自己有办法为它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样子。毕竟爱这个字,也是前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出来的。

一个人一生如果只需要爱一次,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损失呢?

幸福或许因为,有一个人就可以满足实现另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对爱的求索。损失或许因为,爱的形态其实千奇百异,动心入心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只知道一种形态的爱,所有其他的你都不会看到。当然,人只能活一辈子,不能贪心;也当然,所有会发生的爱,其实都是命中注定,是一个生命发展的必然。由此可见,所有不会发生的爱,也是必然。

其实我们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去爱。这个学习不止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更是通过我们周围的人对生命中种种的爱的反应。而每一段爱是否厚重,是否真诚,是否具意义,到最后,似乎竟然没有对或错的问题;没有对的爱,或者不对的爱。最后剩下的,仅仅只是爱和不爱而已。能爱或者不能爱罢了。有没有那个命去爱。

小时候不懂如何去爱,却已经有了感受爱的能力。因为爱动心入心,往往会在不同时候让人痛心。单纯的孩子是不会知道心痛的时候,要怎么去舔舐伤口的。他专注在伤口上,越看越痛,越碰越痛,越怕越痛……

他并不知道那些来自对方无意或有意的伤害,可能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或者自己不够好,而是因为对方比自己更害怕被伤害。口出伤人言语的人,往往更脆弱更弱小。

我们要如何证明自己的真心和情意?那个过程需要多少勇气?受伤以后又需要多少时间来治愈呢?

那天,听说了一个故事。两个几十岁的大男人在一个偶然情况下,各自说起想起自己的初恋,如何相爱,如何遗失,如何在年轻岁月留下不可遗忘的痛。居然都哭了。

他们的初恋都因为爱和命运而离开这个世界。但不是所有初恋的痛都是那样子,留下与生命的离逝相关的痛。但也不是唯有死亡的痛才是最深刻的痛。

几十年以后,他们两人又都突然分别遇见一个他们喜欢的人。是这样吗?治愈一次爱的心痛与失去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当初何尝懂得?

这次老天爷会不会给他们机会呢?会不会有幸福的结局?至少拥有一段幸福的回忆呢?

几十岁以后,经历过人世间很多事,学习了怎么去爱,但会不会有爱的机会?有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重新一步步回到爱的原点。

因为曾经受过伤,回到爱的原点实际上是一个洗涤心灵的过程,是一种最彻底的疗愈;但对多数人来说,那不可思议,甚至特别可怕。

万一没有幸福的结局呢?万一再次受伤呢?

他们已经不是精力旺盛的十几岁少年,不会再有另外一个三十年来疗伤。再说,为什么剩下的人生要用来疗伤?还不如去做其他事?

但到最后,谁不想要那碰不着摸不着甚至说不清的爱?

爱是一种恩典。来自更大的力量。祂让你摸着自己的心,学习成为一个理想的自己。每一步都在叩问自己生命的最深处,回应那最深处的呼唤。所以,所有来自爱的快乐必定无以伦比;所有来自爱的痛苦也无可比拟;所有来自爱的学习也让你必须正视人性与生命的中心。

如果你问我既然会痛,既然像个傻子,为什么还要尝试去爱?

但万一我不是那个傻子,你才是呢?万一你不过是站在一座高塔上,不敢往下跳呢?如果你终于往下跳的时候,你希不希望我还在塔下等你。还是你希望我已经放弃,继续自己的路程?

我只不过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罢了。至于这个直觉来自哪里我并不能解释。你说的没错,确实痛, 但也充满生命的痛快。因为这样,我不仅要感激生命,也要感激生命中有你。否则,我该如何去爱?我到哪里去爱?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