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亚博的世界:汇聚、交融、赞叹

字体大小:

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凝聚历史之美,承载了文明的丰盛。人们可藉由博物馆去了解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领悟文化交流的奥妙。这种文化交融的鲜明特色,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尤其显见。

成立于1997年的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亚博),陈列了许多令人满怀敬畏之情的文物,其中位于馆内一楼的邱德拔展厅常年展出“唐代沉船——黑石号”的珍宝,更是令人大开眼界。

1998年,这艘满载中国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陶瓷器的阿拉伯帆船,在新加坡东南面600公里外的勿里洞岛附近的爪哇海域被发现。由于得到海泥的保护,大多数金银制成的珍品和瓷器,均完好无损地深睡于海底千年。物换星移,几位渔民偶然潜水捕捞海参时,这批唐代沉船文物才得以重见天日。

亚博收藏共7万5000件藏品,其中5万件属于公元九世纪“黑石号”的收藏;全馆展出的文物共2500件,其余的藏品保存在文物保护中心或储藏室,文物展品会不时更迭,在静止与流动之间展示文明之美。

中文义务导览的角色

亚博中文义务导览员郭祐福说:“博物馆里的文物琳琅满目。当访客来参观博物馆时,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或从何开始。我们中文义务导览的角色,就成为了文物与访客之间的重要桥梁。”

郭祐福退休前曾是一家私营公司的副总裁,负责卫星通信器开发与生产工作,2019年加入亚博成为一名中文义务导览员。这份工作让他在退休后能够广泛地接触不同的宗教、文化、艺术等知识,令他受益匪浅。

“对我而言,作为一名义务导览员,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回馈社会。这份工作除了满足我个人的求知欲,也是一种挑战。我们不仅需要大量反复阅读、整理与思考,而且还必需依据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访客讲故事,观察访客的肢体语言,随时调整导览路线。” 

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

逛博物馆是朴实的高尚

曾在跨国食品公司研发中心工作的连文思博士,因热爱文学与历史,在她离开数十载的科研岗位之后,毅然投入亚博中文义务导览的怀抱,将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融为一体,为她退休生活增添乐趣。

连文思博士提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能给人带来气质;到博物馆参观则是一种朴实的高尚。当你在博物馆看到漂亮的东西,再去研究它的来历,这有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精神世界。”

亚博的陈列方式与多数博物馆不同。她说:“大多数博物馆或以时间单位、地域性等方式展示文物,而亚博的陈列方式则围绕在‘贸易’、‘宗教’以及‘物质与设计’三大主题。亚博更多侧重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展现新加坡对多元文化与种族的包容性。”

《四海汇风华》百里挑一的精粹珍品

为了接触广大的中文受众,亚博首次推出以中文撰写的《四海汇风华——亚洲文明博物馆百件珍藏》,在七万多件藏品中,介绍一百件珍品。书籍共有五册,主题包括:源远流长、兼容并蓄、日月光华、温文儒雅、意趣怡然。

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册由亚博中文义务导览组提呈构思、筛选和撰稿,经过亚博策展与研究部门的指导以及《联合早报》编辑组的三方建议下,相互协力完成的精美书册。

本集视频访问了两位参与新书编辑工作的连文思博士和郭祐福,通过二位中文义工导览员的视角分享新书内容、文物与生活碰撞的火花。

欲知更多亚博中文义务导览时间以及《四海汇风华——亚洲文明博物馆百件珍藏》新书详情,可上网到友联书局查询。

【本文由亚洲文明博物馆呈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