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口之河》获梁实秋散文奖 寻找环境书写新路径

字体大小:

作为文学新人的第一本文学创作,黄瀚峣的《没口之河》连连得奖。他对生态保育的热情、投入与沉思,也在文学创作方面开辟出一块生态多样性湿地。当代环境书写不再停留于生物记录,或借景抒情,也不再一味以科学解说现象,而是不断寻找可能的观点,解读空间与历史。

台湾年轻作家黄瀚峣的《没口之河》出版一年,得了好多奖,包括刚出炉的第36届台湾师范大学梁实秋文学大师奖散文大师首奖,以及去年11月颁发的台湾文学金典奖与蓓蕾奖双料奖。

作为文学新人的第一本文学创作,黄瀚峣一出手就与名家并肩,而他对生态保育的热情、投入与沉思,更在文艺气息浓重的文学市场静静淌出一块生态多样性湿地。

这次的梁实秋奖,黄瀚峣作品的对手有石晓枫《跳岛练习》、梁靖芬《野风波》、詹宏志《旧日厨房》,及锺晓阳与锺玲玲合著的《云雀与夜莺》,都是有资历有分量作家的作品。

深入“没口河”调查动植物

毕业自台湾大学森林系,黄瀚峣目前是一位生态教育工作者、插画师。因缘际会,他接触了台湾台东知本地区的“没口河”,也就是后来在2018年反对知本光电计划抗争运动为当地人所熟知的“知本湿地”。所谓没口河,就是河川在冬季流入大海前受阻进而流入地下的地理现象。季节带来河床湿度的变化,改变了地方景观,吸引不同鸟兽,不断生成新的生态样貌。黄瀚峣深入其中调查动植物,与地方上的原住民、新住民紧密互动,也参与反对光电计划的运动。

生态教育工作者黄瀚峣写得一手好文章。(互联网)

翻开《没口之河》,黄瀚峣的语言明晰,描绘自然现象,不疾不徐,他细心解说鸟兽出没的前因,笔法老练,又富哲思。我对其中一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到底次生生态需不需要特别去保护?原始森林、原始山川海洋生态的保育不在话下,那么一块因人类弃置而重新长出的林野或湿地,它还是自然的吗?我们该怎样追溯自然历史,定义何为原始?——这些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一如这本书的定位,是散文吗?还是报道文学?黄瀚峣写道:“说报道文学,似乎过于个人,自然书写,好像又‘不自然’了。但或许,这正是当代环境书写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它早已不止于生物记录,或借景抒情,也并非一味以科学知识解说现象,而是不断寻找可能的观点,解读空间与历史。一旦找到一条迂回路径,一个内在平面,能纵贯、承载散落如废墟的空间历史,那文学性就正式成立了。或许在现当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书写,已从曾经名为‘自然’,对荒野的无尽追求,逐渐转向如今被称为‘后自然’,现代性荒原的持续性解构。”

黄瀚峣在后记中提到,2019年第一次咨询大会投票,结果部落居民因微差票数同意开发。那让人失望的发展,他说他有自己的立场,也理解投票的人有各自的考量,这让我想起台湾另一位作家吴明益的小说《海风酒店》。

吴明益长篇小说《海风酒店》反思原住民文化、生态保育与国家发展议题。(互联网)

保育与开发不宜单纯切割

《海风酒店》同样也讨论台湾东部的原住民文化、生态保育与工业开发问题。以往人们倾向于浪漫化理解抗争运动,单纯将自然保育与开发做二元对立的切割,但现实极其复杂,每个人的抉择也都会因为自身处境而不同,轻易下道德判断是危险且无益的。吴明益去年来新加坡参加作家节活动期间曾讨论这个问题:保育与发展有诸多力量角力,每个人都有各自可歌可泣的故事,若只是单一面向去理解就太可惜了。

台湾有密集的高山,有大小溪流河川,东临太平洋,处在黑潮区域,也在地震带,台风频频,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丰饶的生态环境。台湾写作者如刘克襄、廖鸿基、夏曼·蓝波安认识到生态与文化身份的重要性,多年来致力书写自然,已成台湾文学的一脉。台湾出版界关于生态的普及读物非常多,民间团体也贡献了不少力量。

全新环境文学奖征稿

今年台湾还出现了全新的文学征文奖项——建蓁环境文学奖,开放给全球华文写作者以4000字以内散文作品竞技,2024年6月15日截稿,首奖奖金高达20万元新台币(约8500新元),相信又会刺激新一代写作者投入这个领域的创作。

要写好自然与生态相关文章,就必须走进自然亲身感受。

如果说《没口之河》《海风酒店》这样的作品有点沉重,那么基地设在台湾花莲的“写写字采编学堂”所采用的方式,或可以打开生态保育课题之门。

写写字采编学堂每年年底10月至12月开采编课,招收10位在花莲生活的年轻人,最后围绕一个议题出版一本书。最近他们推出了《城市溪流——美仑溪》,把流经花莲市的美仑溪作为探索对象,以顺流与逆流两个方向,记录溪流的野生物种与人文风貌。

写写字采编学堂每年训练10位在花莲的年轻人采编技巧,2020年与2023年的主题都与自然共生相关。(陈宇昕摄)

2021年写写字采编学堂出版的《把自己送回自然》分三册。第一册引导读者如何踏出第一步,第二册采访野地职人如动植物调查者、森林护管者、生态摄影师、公务兽医、高山协作(向导)等,第三册则关于生态保育的普及教育与民间活动。

这系列书轻简易读,也许不够深入,但重点在于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通过采访来学习与思考,在生态议题上是这样,其他议题也一样:先做功课,再亲自到现场,打开所有感官观察,不懂就发问,保持好奇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