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乐语

李亦筠:等到血也痛了

加沙南部拉法市一群巴勒斯坦儿童逃避以色列轰炸。(互联网)
加沙南部拉法市一群巴勒斯坦儿童逃避以色列轰炸。(互联网)

字体大小:

以哈爆发冲突,加沙小孩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因为他们将会死于战火中,来不及长大。

被视为“全球最大露天集中营”的加沙在这次以哈战火中,造成许多无辜孩童的丧命,也是让我最揪心的。

并非所有战争留下的伤痕都清晰可见。加沙地带孩童最清楚什么是苦难,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以色列的部分封锁、贫困和暴力之下。有心理学家过去就指出,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巴勒斯坦儿童并非毫发无伤,他们可能在心理、情感或行为上得付出高昂的代价。研究也发现,加沙地带95%的儿童表现出抑郁、焦虑和创伤症状。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乌克兰代表处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工作负责人伊斯兰·阿拉拉杰(Islam Alaraj)也曾透露,当同事帮人们登记领取现金援助时,一名乌克兰老太太告诉他:“你觉得我需要钱,是吗?你错了。我想要睡觉。”

没有和平,怎么睡得了觉?不论是俄乌或是加沙战火中等待和平的老百姓,恐怕是等到血也痛了。

再多几个月俄乌战争就两年了,相信乌克兰人已习惯了在黑暗与光明间切换,但战争给内心带来的黑暗却难以转变为光明。伊斯兰·阿拉拉杰就说,每天战争都会带来新的、显而易见的破坏与伤害,然而,虽不明显却可能更具破坏性的,却是战争的隐形伤痕。心理创伤会造成更深的伤害,持续更长时间,并影响受害者身边的人。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由于暴力局势带来了新的创伤并使基础疾病病情加重,心理健康需求也随之增加。

希望俄乌战争、以哈战火,早日熄灭。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