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代艺术 寻找歇息的空间

卓思颖的探视镜《……直到我被找到》,提供观赏城市景观的另一个视角。(受访者提供)
卓思颖的探视镜《……直到我被找到》,提供观赏城市景观的另一个视角。(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这些年,香港艺文活动蓬勃,艺术中心与展览场地不断冒出。配合3月巴塞尔香港艺术展,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和西九文化区M+展亭举行展览,以当地艺术家作品,探索在地文化为主,呈现香港当代艺术与大众流行文化的面貌。艺术,为港人挪出“喘息”的空间。

(香港报道)在面积1106平方公里,730万人口的香港,稠密挤逼得让人喘不过气。3月下旬采访巴塞尔香港艺术展时,来到金钟正义道的“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半坡上的殖民地建筑,四周葱郁绿意怡人,乃是港岛“绿色地带”。

这幢建筑曾是英殖民地时期域多利军火库,一级历史建筑群大多建于1853年至1924年间,经翻新后成为多功能用途设施,亚洲协会香港中心2012年2月入驻。亚洲协会1956年由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在纽约创立,是非牟利、非政府教育组织,亦是领先的学术平台,香港中心1990年由恒生银行名誉董事长利国伟爵士带领一班社会领袖创立。

展出“喘息空间”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为庆祝乔迁至香港赛马会复修军火库五周年,第一次举行香港当代艺术展“喘息空间”,11位年轻艺术工作者围绕都市生活、时事、个人和集体回忆加以创作,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一同思考当下的香港,寻找自我歇息的机会。这是中心开幕至今的第16个展览。

展览分户外委约12件新作及室内11件旧作,由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艺术馆馆长陈少东策展。陈少东曾筹办徐冰、奈良美智及莎兹亚·西坎达(Shahzia Sikander)等个展。他在媒体团导览时指出,综观香港地少,能提供户外创作的地方不多,对艺术家来说,机会难得。

在斑驳的石墙面、根藤蔓延的老树下,是郑智礼(32岁)的互动装置艺术“μm”,你每按一下按钮,装置内的矽树脂人偶跟着压缩,隐喻我们日常生活所承受的外来紧迫;城市里人与人生活轨道纵横交错,彼此之间距离少如微米。不远处吊着黄颂恩(36岁)的《毛毯》——一件旧英军的羊毛毯来回反复拖动,这是人类自幼感到压力与颓丧时获得安抚庇护的毛毯。萧伟恒(31岁)投映装置《断裂的天空》取材英殖民地区划维多利亚城的界石,至今保留六座,创作意念亦来自协会内的界石。

中心天台视野辽阔,叶梵(33岁)的不锈钢雕塑《消失的城市52号》融入林立的高楼大厦间,以抽象几何表达城市衍生的幽闭恐惧特质,人们不断向上与向外发展时,不小心将自己给围筑起来,心中渴望雕塑上方那一只风筝。

天台蔓延的曲折走廊,立着卓思颖(28岁)的探视镜《……直到我被找到》,由不同大小的玻璃球制成,提供观赏城市景观的另一个视角。最小玻璃球在前后移动下,会反映出正立但朦胧、对倒却清晰的映像,我们在熟悉与陌生景观、过去与未来之间漂浮摇荡,直到我们被找到。

卓颖岚的声光雕塑《贪婪·安静》,噪声让人无处可逃。(受访者提供)

室内作品以卓颖岚的声光雕塑《贪婪·安静》,令人印象深刻。每个旧玻璃酒瓶内置有会旋动的塑胶片,敲击玻璃发出不同的声频,噪声让人无处可逃,我们是自取灭亡的赴火灯蛾?高倩彤(29岁)霓虹灯装置《无敌海景》原为柴湾一个艺术设计节而作,“无敌海景”是香港公认的豪宅标准,也经常出现在地产广告中以吸引买家,刺激消费欲望与幻想。何兆南(33岁)摄影装置《防卫与抵抗》以维港海景摄影作品为背景,用“香港制造”砖块筑起围墙暗喻香港回归后的景况,自由行政策实行后,大量中国游客访港后出现的文化冲突与社会问题。

何兆南摄影装置《防卫与抵抗》以维港海景摄影作品为背景,用“香港制造”砖块筑起围墙。(受访者提供)

其他作品包括:王浩然《突然消失的查理及白莲达》、张康生《密语:关于儿童医院—夜第2号》、黎仲民的《容器44》等。

首个探索香港流行文化展览

香港西九文化区首个落成的永久场地M+展亭。(受访者提供)

香港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媒体团受邀出席记者会,现场考察最新进展。这个位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获得香港政府巨款注资,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愿景是为香港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带。占地23公顷的公共空间包括西九公园,以及长达两公里的海滨长廊,同时设有多个表演场地和M+博物馆,制作及上演世界级展览、演艺节目,以及其他艺文活动。

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计划2018年开张,M+视觉文化博物馆大楼2019年底开幕。位于西九公园旁边,大楼由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M+博物馆展示包括20及21世纪来自香港、中国大陆、亚洲,以至全世界的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及流动影像,馆藏6000件展品,两成来自香港。首个落成的永久场地是M+展亭去年9月启用,为M+博物馆开幕前展览场地,节目已排到2018年。

M+展亭正举行第三个展览,首个探索流行文化的展览“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出逾90件横跨1960年代至2016年的作品,重新检视香港流行文化的八九十年代,探讨广为流行的实验与创意对现今视觉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览策展人之一、M+博物馆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彭绮云认为,香港演艺圈跨界别的特质可谓行业先驱,集结艺术、设计、时装、音乐、戏剧、电影及广告多方面人才,从粤剧至前卫艺术,自然吸取养分。这种创意活力令香港流行文化及电影业取得区域性及国际性的成就。

这个展览很贴近大众流行文化,记者有回到青少年成长期的亲切感觉。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视流行文化力量何其强大,新加坡人也深受影响,以致于许多年前第一次游香港,感觉自己走在电视剧的街道中般熟悉的刺激。

香港艺人张国荣“跨越97”演唱会穿的红色高跟鞋是“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品之一。(受访者提供)

展厅展示粤语流行曲教父罗文在1996年告别演唱会上的奢华艳丽孔雀羽毛大衣;巨星张国荣“跨越97”演唱会穿着的红色高跟鞋,2000年与设计师Jean Paul Gaultier的合作服饰,造型非常前卫;梅艳芳与知名时装设计师刘培基数十年合作的“百变”造型(包括tomboy、花花公子)演唱会服饰;忽男忽女,梅艳芳爱徒何韵诗的登台服装,彰显舞台上种种对性别流动的演绎、变装和华丽等元素,在当时被广泛认可。1980年代的流行文化可说是大胆且多元的试验平台,挑战主流的男女性别观,阐释中性的美学和性别模糊的形象。性别流动、模糊的电影代表包括:关锦鹏的《胭脂扣》及王家卫的《重庆森林》。

流行文化与平面设计关联紧密,展览也展出由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夏永康、张叔平和又一山人(黄炳培)的多媒介创作,包括唱片封套设计、《号外》杂志封面和摄影作品,透过设计思考性别种种。

另一部分展出M+藏品,检视流行文化如何成为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创作素材。石家豪的香港建筑系列,用工笔让摩天大厦穿上女装。何倩彤的《吾友乌有》和黄汉明《四个马拉故事》则以艺术作品向电影致敬。日本波普艺术家田名网敬一以复杂精密的拼贴创作,拼贴纪录片、新闻文章与漫画人物并置,设计出不少独特的荒诞场景。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喘息空间:香港当代艺术展”

日期:即日起至7月9日

时间:星期二至日,上午11时至傍晚6时

地址:金钟正义道9号

网站:asiasociety.org/hong-kong

香港西九文化区视觉文化博物馆M+展亭

“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览

日期:即日起至5月21日

时间:星期三至日、公共假期,早上11时至傍晚6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