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个乐龄醒狮团 年纪最大99岁

99岁的马应群相信学无止境,也时常参加飞跃家庭服务中心的活动来让自己不断学习,与社区保持联系。(NextOfKin Creatives提供)
99岁的马应群相信学无止境,也时常参加飞跃家庭服务中心的活动来让自己不断学习,与社区保持联系。(NextOfKin Creatives提供)

字体大小:

本地出现首个由25名长者组成的乐龄醒狮团,年纪最大的已高龄99岁。经过近两个月集训,这个醒狮团一个多星期前在荷兰弄组屋社区首次登场,负责舞动狮头的包括坐轮椅的八旬老汉,架势十足。

“欢银舞狮”团的年长者年龄介于63至99岁,当中不乏行动不便的年长者,以及五名马来同胞。

文化企业Bridging Generations创办人黄鈺清(35岁)本身除了是岡州会馆纱龙醒狮国术团的成员,也是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第五代直系弟子。她受访时说,自己与团队之所以有意创办“欢银舞狮”试行计划,是希望为年长者的乐龄生活注入活力,并透过传统舞狮文化让他们重拾熟悉的儿时记忆。

“我们会选择舞狮这个项目,希望可以吸引男性参与活跃乐龄中心的活动,因为男性一直以来在活跃乐龄中心活动的占比较小。舞狮团队成立后,据统计参与活动的男性百分比由17%上升至28%。”

她也说,舞狮团内有许多年长者是第一次亲身接触舞狮训练,且一些年长者因受伤而行动不便,为此照顾年长者的安全便显得格外重要。

“去年10月起在两家乐龄中心让年长者试行,并与创意设计工作室NextOfKin Creatives改良狮头耳朵与眼睛部分的手动机关,让年长者更容易上手。”

黄鈺清也透露,和黄飞鸿第三代直系弟子萧培利师傅共同研发轮椅的舞狮步伐,在创新之余也要保留传统。由于萧师傅本身就是行动不便者,因此对于一些舞狮步伐的改良更有深切体会。

打从12月中开始,年长者在为期六周、每堂两小时的课程中进行训练。他们的训练过程结合“座椅尊巴”(chair zumba)与压力球的应用,来进行身体扭转、抬腿和手臂伸展等与舞狮步伐相关的动作,并配有电影《黄飞鸿》系列的背景音乐,让年长者跟着音乐进行律动。

“欢银舞狮”在1月20日的社区活动首次登场。(海峡时报)

教育部长陈振声受邀担任1月20日活动的主宾,并为初次登场的醒狮“点睛”。

谈到醒狮团的未来,黄鈺清透露,目前已有多家乐龄活跃中心表示有兴趣合作,细节还在洽谈之中,希望可以推广到更多社区。

她也说,之后可能会将舞狮锣鼓文化结合太鼓,开设一些律动性课程给年长者参与。

“欢银舞狮”试点项目获连氏基金会的赞助,并由文化企业Bridging Generations、创新设计工作室NextOfKin Creatives、飞跃家庭服务中心与拥有184年历史的岡州会馆联合呈献。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4年1月29日的《新明日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