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栋:马林百列庆祝建设50周年 反映政府规划与建设远见

马林百列区原议员、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左五)和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左四)在星期六的庆祝活动上,与1974年搬入马林百列的首批居民一起为马林百列唱生日歌并切50岁生日蛋糕。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筹委主席,是新加坡理工大学讲师朱佩玲助理教授(右六)。(关俊威摄)
马林百列区原议员、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左五)和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左四)在星期六的庆祝活动上,与1974年搬入马林百列的首批居民一起为马林百列唱生日歌并切50岁生日蛋糕。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筹委主席,是新加坡理工大学讲师朱佩玲助理教授(右六)。(关俊威摄)

字体大小:

从汪洋大海到填海造地、建组屋、建邻里社区,马林百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我国政府规划和建设新加坡的远见。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指出,若没有政府的超前规划,并通过实现经济增长获得足够资源来落实这些计划,就不会有今天的马林百列。

吴作栋星期六(4月13日)早上在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的陪同下,出席在马林台(Marine Terrace)第50A座广场举行的“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与嘉年华”。

马林百列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在填海地段发展起来的组屋区。1974年4月,首批马林百列居民正式搬进崭新的组屋区,马林百列选区也于1976年诞生,并由吴作栋担任该选区议员,直到2020年大选前引退,由陈诗龙接任。

为了纪念马林百列发展50周年的里程碑,马林百列公民咨询委员会接下来将举行一系列的“马林百列@50”庆祝活动。

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左二)和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左四)在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上,与居民互动。左一为马林百列集选区的新面孔——新加坡理工大学讲师朱佩玲助理教授,她也是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筹委主席。(关俊威摄)

吴作栋致辞时指出,政府当年的超前规划,以及通过推动经济增长不断累积储备金,让我国有能力和资源通过填海打造马林百列市镇。直至今日,政府依旧放眼未来,关注气候变化、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新加坡带来的长远影响。

他说:“马林百列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新加坡人,我们必须支持一个有远见的政府。”

陈诗龙说,马林百列虽然有着过去50年的基础,但团队不会满足于现状,将继续推动设施建设、连通性和社区凝聚力。

吴作栋致辞时也回顾了自己当年为建设马林百列新镇的“甘榜精神”和社区凝聚力所投入的努力,并表扬当年与他共事的基层领袖和义工。他指出,自己代表着过往,未来得交给年轻一代耕耘。

他特别点名马林百列集选区领军部长之一的陈诗龙医生,以及马林百列集选区新面孔、新加坡理工大学讲师朱佩玲助理教授。他说,马林百列的未来将落在陈诗龙,以及像朱佩玲这样的年轻基层领袖的身上。

朱佩玲是“马林百列@50”的筹委会主席,也是马林百列人民行动党青年团主席和马林百列公民咨询委员会成员。她最近频频与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一同走访居民及参与社区活动,备受瞩目。

吴作栋形容朱佩玲是“现在和未来”,也强调领导棒子必须传递下去。在国家层面,李总理将交棒给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马林百列,吴作栋也已将领导棒子交给陈诗龙和朱佩玲。

陈诗龙在致辞时也提及朱佩玲。他说,朱佩玲的阿姨在马林百列经营餐饮档口多年,她自己也选择从事基层服务工作,这样的故事在马林百列社区比比皆是。

朱佩玲接受媒体访问时,被问及是否有意参加来届大选。对此,她没有正面回答,仅说她只是马林百列基层的一名“义工”。

她说,很高兴能参与策划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并认为这是意义非凡的活动。

马林百列50周年庆祝活动星期六早上正式启动,除了有舞台表演节目和游戏等活动,现场也展出了马林百列50年来的发展历程。吴作栋和陈诗龙连同1974年搬入马林百列的首批居民,一齐在台上为马林百列唱生日歌,并切50岁生日蛋糕。

见证半世纪变迁 居民摊贩期待新地铁站启用

马林百列于1974年迎来首批组屋居民,当时才30来岁的孙炜南和黄玉兰两年后带着孩子们,从芽笼一带搬到马林通道的组屋,一住就是近50年。

两人于1969年结婚,原本与孙炜南的家人住在芽笼一个甘榜区,那里现在是阿裕尼地铁站。那时,黄玉兰在前公共工程局(Public Works Department,PWD)工作。她受访时说:“我的上司那时告诉我,马林百列还有一批组屋单位供申请,再不申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就赶紧提交申请,最后买到了一个五房式单位。”

孙炜南(左)和黄玉兰住在马林通道组屋近50年,他们的其中一个儿子现在也住在同一座组屋,可以互相照应。(关俊威摄)

夫妇俩携大女儿和儿子搬到这座新组屋,最小的儿子在入住三年后出世。孙炜南(81岁)说:“有些人担心,住在填海造地的地区,地基可能不稳固。但我们还是选择搬来这里,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里靠近海滩。”

黄玉兰(80岁)忆述,那时组屋不多,连咖啡店都没有,后来增设了多所学校,方便孩子们上学。孙炜南说:“现在巴士站只要步行五分钟就到了,还可以到附近的百汇广场(Parkway Parade)买必需品,去机场只需要10分钟的车程就到。”两人的其中一个儿子现在也住在同一座组屋。

夫妇俩满心期待地铁汤申—东海岸线第四阶段的马林百列站和马林台站在6月23日启用。孙炜南说:“到时搭地铁就会更方便,可以多出去走走。”

曾居住在马林百列的莉娜(Lina Nor,51岁)的曾祖母早期六十年代在淡滨尼一带摆路边摊,售卖巴东菜(Nasi Padang)和隆冬(lontong)。后来,路边摊必须拆迁建房,曾祖母就于1973年搬到那时新建成的马林台巴刹与熟食中心,那一年莉娜也出世了。

莉娜(Lina Nor,右一)和父母诺丁(Nordin)与阿米娜(Aminah)在马林台巴刹与熟食中心建成时,就一直在那里售卖马来美食。(关俊威摄)

两年后,莉娜的父母诺丁(Nordin,75岁)与阿米娜(Aminah,73岁)举家搬到熟食中心毗邻的组屋,开档就方便许多。

莉娜的父母从1986年开始接手经营生意,约一两年后,家族成员增加,他们一家人就搬到勿洛一带,但坚持留在马林百列做生意。阿米娜说:“我把顾客当朋友看待,这里有很多朋友,我不舍得搬走。”

五年至10年才起价一次 摊贩:顾客都是老朋友

除了星期一,莉娜一家人每天凌晨4时就来开档,接近中午时分,食物就会卖光。

阿米娜说,1980年代,一盘巴东菜卖2元,现在卖5元;一碗隆冬那时是1元3角,现在要4元。已接手档口的莉娜说,原材料成本上涨,因此必须调整价格,但每五年或10年才起价一次,每次只是起一两角。“我们很多顾客都是老朋友了,也有不少住在租赁组屋的熟客,甚至有顾客周末大老远来外带十几包食物。如果太贵的话,顾客就不能享用我们的食物了。”

莉娜说,马林百列区的两个新地铁站启用后,预料会带来更多生意。“到时可以吸引更多人前来光顾我们的档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