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产业大迁徙 中国出口损失4300亿人民币

字体大小:

近20年来,中国每年向全世界出口几十亿双鞋子。不过,中国鞋业出口金额已经自高位回落,2020年该金额已经缩减至381亿美元(515.86亿新元)。如以2014年为基准,中国鞋业7年间损失的出口订单金额可达4300亿元(人民币,下同,913.82亿新元)。

据第一财经报道,Wind数据显示,中国鞋靴对外出口的数量2020年为74亿双,2021年前11个月该数量为78.58亿双。鞋子主要流向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地。

Wind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俄罗斯的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的金额2020年分别为77.52亿美元、65.36亿美元、15.5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34%、17.15%、4.09%。

从历年鞋子出口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金额占比已经从2001年的将近50%慢慢减少至2020年的20.34%;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金额占比则从2001年的10.75%逐步增加到近年来的21%;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金额占比一直维持在5%上下。

中国对外出口鞋靴的金额2014年来到顶峰,随后开始难以阻止的回落。

如果以2014年出口额562.48亿美元为基准,2015年至2020年,出口额分别减少了27.39亿美元、90.4亿美元、80.62亿美元、93.54亿美元、85.48亿美元、181.37亿美元,2021年前11个月减少额约为100亿美元。七年间,中国制鞋产业出口额累积缩减了660亿美元,以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37测算,损失额为4304.2亿元。

这种滑坡,部分的原因在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订单减少。同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一些企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以制鞋产业带福建晋江为例,该市2001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380元/月,2022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960元/月,20年间上涨了四倍。而制鞋产业为产业工人支付的工资无疑要比最低工资更高。

葡萄牙鞋业协会(Apiccaps)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鞋履生产的集中地,2020年产量占比高达87.6%,遥遥领先于其他大洲。分国家来看,2017-2019年中国蝉联世界鞋履第一大生产国,但产量占比由57.5%下降至55.5%,而位居第二至四名的东南亚国家印度、越南及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合计占比分别为19.6%、21.4%、21.6%,呈上升趋势。全球鞋履制造业正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产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拥有人力、土地、出口税收等方面具备成本优势。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越南2019年工业和建筑业人均平均月薪仅为286.8美元,而中国2019年制造业人均平均月薪为850.5美元;越南平均工业用电、用水价格分别约为0.5元/kW·h及3元/m³,而中国地区约为0.5至0.9元/kW·h及超过4元/ m³。

近年来,以华利、丰泰、裕元、钰齐为代表的制鞋龙头纷纷在海外设厂。丰泰及钰齐的总部在台湾,华利及裕元的总部分别设在中山和东莞。而在产能布局方面,四家公司均呈现出明显的向海外(尤其是越南)转移的趋势。其中,华利是唯一一家只有海外产能的公司,且90%以上的产能位于越南;丰泰、裕元均有90%左右的海外产能,2020年越南产能占比分别为56%、46%。

疫情前,越南的制鞋产业出口稳步攀升。Wind数据显示,该国每年对外出口的鞋类在2010年之前不足50亿美元,在2019年则达到183.18亿美元,十年翻了三倍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