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更新版五年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 从四大方面发扬本地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今年推出更新版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将从四大方面推进新加坡文化遗产保存和发扬。图为国家文物局去年所推出线上平台,供民众就2023年推出的更新版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提出反馈。(唐家鸿摄)
国家文物局今年推出更新版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将从四大方面推进新加坡文化遗产保存和发扬。图为国家文物局去年所推出线上平台,供民众就2023年推出的更新版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提出反馈。(唐家鸿摄)

字体大小:

(早报讯)国家文物局今年推出更新版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接下来五年从加强身份认同、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产业,以及科技创新四大方面,推进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扬。

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星期一(3月6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文社青部开支预算时说,新加坡在首个文化遗产发展计划下,取得多项重要里程碑。

例如,我国小贩文化在202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文物局在2019年也设立“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奖”,表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放眼未来,刘燕玲说,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2.0(Our SG Heritage Plan 2.0)将从提升身份认同、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产业以及科技创新四大方面,推进文化遗产保存和发扬。

加强身份认同方面,文物局会探讨新的方式,鼓励人们从多元层面探索新加坡的故事,以及我国与区域的联系。

一项重要工作是扩大新加坡国家收藏当中,有关本地设计发展史方面的收藏。这包括服装、建筑、工艺、产品,以及工业和平面设计。文物局会以当代新加坡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作品为重点,同时也收藏来自东南亚和亚洲的设计作品。

社区方面,文物局会同民间组织和新加坡人合作,共同策划文化项目,为邻里注入更多活力和把文化遗产活动带入社区,以及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保存。

文物局也会进一步发展本地文化遗产产业,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多商机和发挥创意的机会。这包括开创更多平台展示传统工艺、加强传统工艺或食品生意的可持续性,以及通过国际平台展示本地文化遗产。

科技创新方面,文物局会同私人企业探讨借助数码科技保存和记录文化遗产,以及通过虚拟实境(VR)和人工智能提升博物馆访客的参观体验,让更多人可以欣赏本地文化历史。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