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13届大选

从混杂语言到棉花口误 陈振声坦然面对舆论

字体大小:

也是人民行动党第二助理秘书长的陈振声认为,平时就建立起政府与民众间的互信是很重要的工作,而这方面,帮助人民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而不是利用课题把玩政治。 

他说:“如果我刻意向你证明我是如何取得鸡蛋供应的,那是政治表现;治理就不同,重治理者会探讨如何避免陷入担心鸡蛋供应不充足的困境,让民众能够安心地过生活。”

同时也是人民协会副主席的陈振声也认为,人协为政府与民众间的互信“搭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庞大的基层网络,更是散布重要信息的重要途径。

有了2月7日民众抢货、囤货的前例,3月16日马来西亚宣布行管令时,陈振声十分忧心历史重演,除了上面簿留言敦促大家勿囤货,他也赶紧发动基层网络,广发不要惊慌的信息。

3月16日的这则面簿留言,正是吸引了最多网民反应的陈振声面簿贴文之一,共有1万3000人点赞或留下表情符号。

“我们必须证明给全世界看,我们没慌,如果其他人看到我们慌张失措,甚至相互抢物品,它们就会趁火打劫、掐住我们的脖子。如果国家坚强,我们没什么好怕,否则就算没有外来势力威胁,我们也会垮掉。”

确保大家不惊慌的不二法门就是建立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陈振声认为,要做到这点,就要让民众知道,国家领导与他们同行。

受访时常用行军经历加以说明看法的陈振声,这次又引述了其中一个经历。有回训练时因接获营里指示,他要士兵先往前走约4公里,他过后会再追上,他果然说到做到。

“但如果我是乘车到4公里外的地方,就不会再有人相信我了,这是一种诚信的问题。士兵们是相信我,才会愿意跟我同甘共苦。”

陈振声强调,信任在抗疫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这不关乎我用怎样华丽的辞藻或规范英语(Queen's English)来说明论点。”

陈振声这句话不禁让人联想到,他不时因使用接地气的新加坡式的混杂语言,而招致冷嘲热讽。

2月份的一场闭门对话会上,陈振声使用混杂语言,向与会的商界领袖解释政府防疫政策背后的艰难考量。随后录音竟外泄,令他再一次站在舆论风口浪尖。

不过,他并未躲躲藏藏,而是在面簿上指出他把与会者视为新加坡团队的重要成员,“也意识到他们在支持新加坡持续生存与成功所发挥的作用”。

5月底,他则因指出棉花来自绵羊的口误,再次被网民批评。但他同样从容应对,在面簿上表示他是因为脑海里一直在想着羊毛能否成为制造口罩的替代材料,才会说错话,还说自己都笑翻了。

摆脱不了“举手部长”称号

这些事件又让人想到他刚踏入政坛时,曾在行动党青年团庆祝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演讲时,用与新兵交流的方式,与台下的出席者互动,要他们从新加坡还能生存多少年的几个选项“kee-chiu”(福建话,举手的意思)做出选择。

事件也让陈振声从此摆脱不了“举手部长”称号。

就连电视不久前拍到他坐下来时,似乎上衣太紧的画面,也有人在社交媒体恶搞。他没好气地摸着平坦的腹部问记者:“你看看我有发福吗?连吃饭的时间都不大够,睡觉的时间也不大够了。”

对于一连串被嘲笑的事件,陈振声强调,一切皆因批评者忽略了他说话的语境,只挑剔他的遣词用字甚至是发音。他形容这是“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批评他的人已预设他“出不来厅堂”,然后透过挑剔他的遣词用字,对号入座。

在两小时访谈中以英语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掺杂一些华语词汇的陈振声指着记者的录音笔说:“如果你把整段录音放上网,肯定还是有人会断章取义,大做文章。但关键是,你本身有觉得我的遣词用字得罪了你吗?关键难道不应该是我要传达的信息,你接收到了吗?”

令陈振声欣慰的是,舆论批评他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给他加油打气,要他别把事件放在心上,也感谢他尽心尽力招商引资、分享国家大事背后的战略思考。

陈振声选择看事件背后的正面意义、不辟谣的做法,也反映在一件小事上——有传言说他特别爱喝Milo冰,但其实不然。

“开始的时候,人家问我要喝什么东西,我就说‘Milo冰’,然后就传到每个人都说我只喝Milo冰。所以现在我到哪里人家都只是给我Milo冰喝。现在我学乖了,人家问我要喝什么,我说白开水就好。”

办公室保留原貌空荡荡

陈振声的办公室就处处凸显他务实、不花俏的性格。这个由前贸工部长林勋强留下来的办公室保留了原貌,不仅一桌一椅没换过,更是与陈振声刚搬进来时一样的空荡荡。

里头既不见晒幸福的全家福,也没有让办公环境更为舒适的物品如坐垫等。“我觉得如果办公室太过舒服的话,你就常待在办公室里面,不会去跟其他的人接触。”

语毕,他拿出电脑手提包说:“其实真正的办公室在这里。整个包包里面,有一个电脑、一个平板电脑、电脑缆线、wifi路由器,还有一个后备电话。平板电脑才能上互联网,电脑就比较安全。”

他的电脑包是买电脑时附送的,装缆线的袋子则是乘飞机时,用来装免费玩具的小袋子。“这就是我的办公室,随身带着,去到哪里都可以工作,在车上也可以。”

陈振声:疫情下“有钱买不到东西” 为抢购潮感痛心 为寻货源伤脑筋

陈振声以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的货源和供应链受影响,道出疫情放大了贸工部一直在做,过去却不是很受人注意的事。当中包括为我国扩大各种货源时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尤其是面对当前疫情。

“疫情蔓延期间,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贸工部长陈振声被问及过去六个月抗疫时所扮演的角色,他以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的货源和供应链受影响,道出疫情放大了贸工部一直在做,过去却不是很受人注意的事。当中包括为我国扩大各种货源时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尤其是面对当前疫情。

“一些国家因为疫情产量大降;一些则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口粮食,包括国内物流系统瘫痪、空运海运受阻,或者因为不愿承受政治压力,宁可把过多的东西扔掉也不出口。”

贸工部所面对的不只是眼下各种货品是否足够的问题,更是日后货源是否还会充足的挑战。

打个比方,某个供应鸡只给新加坡的国家决定锁国时,我国当局要能估算三个月后,有没有办法找到其他价格和质量都不逊色的替代货源。

陈振声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举例:“如果我们决定转而从巴西入口鸡,除了价格和质量,还要想从巴西运鸡过来的路线,更要考虑巴西本身的疫情,三个月后搞不好它都无法出口鸡了。这只是单一食品的货源问题,我们入口的还有那么多东西。”

“看到超市架上货品满满内心感受无法形容”

在物品稀缺的当下,价高者得,而每每总有其他地方愿意开出比我国更高的价钱。因此,就算官员付了钱给国外厂家,他们也要死守着货物,直到物品从厂房上了飞机,才能放下心头大石。

“现在不像以前,不是下定金、签约就能高枕无忧。正因如此,我们看到超级市场架子上的货品是满满的,内心的感受是无法形容的。”

也因为同一个原因,了解到国人每年扔掉20%的食品时,陈振声忍不住上个人面簿留言,斥责这样的行为。

同样的,2月7日,农历新年期间,我国就防疫宣布进入橙色警戒,本地掀起物粮抢购潮,令超市倍感压力。陈振声看在眼里,感到痛心。

“这就好像一家人到超市买东西,东西是要大家分享的,但回到家后,每个人都抢,那不论买了多少东西,量都是不够的。2月7日那个晚上,我们都忘了我们都是新加坡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最应该照顾的是最弱势的群体。”

陈振声从政前是陆军总长,军阶是少将。军旅出身的他总会在受访时用从军时的遭遇来说明论点。

“新加坡武装部队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如果东西不够吃,指挥官会是最后一个吃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衣物,指挥官会是最后一个拥有衣物的人。同理,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手术口罩,口罩必须优先给医护人员。”

他也深刻体会到,不论是冠病病毒肆虐期间还是太平盛世,另一个“有钱买不到东西”的原因是,货源国会问我们可用什么东西来交换,我们得生产整个供应链中人民亟需的物品。

我国是全球第七大化学品出口国家,环保分子对清除石油化工产品的要求是陈振声绝对不会同意的,因为停产不是保护环境的唯一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生产对其他国家有用途又不影响环境的产品。

他再以鸡蛋为例子,有些人认为与其担心供应不足,不如在本地生产鸡蛋,但这样做可能使国家陷入更大危机,因为禽流感袭击时,一切努力会付诸流水。

小国要懂得用太极借力使力

在他眼里,小国要生存就是要懂得如何打太极,这不是指把职责都推卸给别人,而是“借人家的力来确保国家继续生存”。

从20多年前就开始与不同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到近期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智利签订的数码经济协定,我国都是在“借他人的力”。

就数码经济协定,目前“数据保护主义”(data protectionism)在许多国家抬头,这些国家认为拥有数据就有如拥有石油这个稀缺资源,有种“我用了你就不能用”或“要用就要以高价来买”的心理,新加坡因此决定与看法接近的国家合作促进跨境数据流通,并消除数码经济中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陈振声笑说:“我常跟人家说,我们是贸工部,不是贸易部或工业部,贸易和工业两者缺一不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