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新知

毛艳华:双循环格局下 大湾区应打造更高标准市场体系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在中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可发挥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的优势,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继续扮演战略支点的作用。(受访者提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在中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可发挥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的优势,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继续扮演战略支点的作用。(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肩负推动形成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使命,在中国“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大湾区要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新体制和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接受《联合早报》与南方英文网共同采访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巨大,人口高度集聚,对高端和高品质消费需求迫切,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加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现在已经进入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因此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现实迫切性,而且具有时代的探索意义。

毛艳华指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着重解决几方面问题,一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即以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来满足高质量需求,打破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体制障碍,更好畅通国内大市场。这就需要依靠改革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改革是广东过去40多年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动力,也是今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项使命。

此外,双循环发展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毛艳华指出,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大循环。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可发挥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的优势,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继续扮演战略支点的作用。

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也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毛艳华说,中国构建“双循环”的核心任务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未来发展中,大湾区可通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基础研究,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也可发挥产业链的集群优势来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谈及“一国两制”框架下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毛艳华指出,要发挥湾区经济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加快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必须做好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以及人员流动的“心相通”。目前,粤港澳城市群交通设施联通相对畅顺,关键是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和人员流动的“心相通”。

他建议,粤港澳三地在规则标准方面要实现进一步加强对接,须在市场化、法制化的柜架下推进,比如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机制、共建“一带一路”框架,推动内部规则标准的衔接和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尤其在南沙、前海、横琴等合作平台要“先行先试”,推动专业资格互认、消费品标准的对接。

至于人员交流的“心相通”,毛艳华分析,粤港澳合作确实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对此,三地要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建设城市群的角度来考量,增强互信,寻求互利合作的利益最大化、合作成本的最小化;对于香港和澳门而言,参与湾区建设是维持巩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从民生福祉的角度出发,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新机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