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男性居多 全国约1000街头露宿者半数是华人

调查揭露,许多无家可归者因为面对就业问题,一般无法很快跳出流落街头的循环。他们一般也面对健康或营养不足的问题。(档案照)
调查揭露,许多无家可归者因为面对就业问题,一般无法很快跳出流落街头的循环。他们一般也面对健康或营养不足的问题。(档案照)

字体大小:

这项调查揭露,许多无家可归者因为面对就业问题,一般无法很快跳出流落街头的循环。他们一般也面对健康或营养不足的问题。

本地首次对街头流浪者人数展开全国统计,计算出全岛大约有1000名街头露宿者。

最新报告也勾勒出街头流浪者的基本轮廓:大多数是男性,约一半年龄在50岁或以上,约一半是华人。他们一般选择睡在组屋底层或商业建筑附近。

20191109_news_homeless_Large.jpg

这项规模横跨全岛25个地区的调查揭露,许多无家可归者因为面对就业问题,一般无法很快跳出流落街头的循环。配合调查接受访问的88人中,超过一半露宿街头长达一年至五年,而约31%在外露宿已有六年,或者更长。

他们一般也面对健康或营养不足的问题。义工在进行统计时发现,每四人中有一人一天只吃一餐或什么都没吃,约一半只吃两餐。

近500名来自不同非政府组织的义工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接近午夜时分走访1万2000座组屋,以及公共地方与商业场地,记录有多少无家可归者在外头过夜。

这项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黄国和领导。

黄国和指出,尽管近几年无家可归的人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关注,但大家从来不知道这个群体有多大。本地上一次对街头流浪者进行统计是在2017年,但当时调查规模小,只在30个地方计算到180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也只统计它每年介入调查的个案。

黄国和最近也领导调查,计算单身年长者的每月基本开销。谈及刚出炉的报告,他说:“通过系统化和透明的方式计算无家可归的人数,能让我们更好地引导政策和做服务规划。”

报告建议 取消租赁组屋单身者共住机制

例如,调查发现,虽然一个人露宿街头的原因繁多,但受访者中,有47%表示他们主要面对就业方面的困难,如找不到工作、工作不固定或薪水太低;有超过一半的人将露宿街头归咎于房屋问题,虽然部分的人名下有房或有可留宿的地方,却因为与家人不和,或与共住的租客有矛盾,而选择不回家。

黄国和与团队因此在报告中建议,取消目前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Joint Singles Scheme)下,要求申请租赁组屋的单身者必须与另一名单身者共住一个单位的机制。他也呼吁每两三年进行一次全国统计。

此次的全岛统计,也让街头流浪问题的地区分布更清晰。调查发现,新加坡各处都有街头流浪者的踪迹,但较多聚集在市区或租赁组屋比例较高的成熟组屋区,如勿洛和加冷都计算到超过50名街头露宿者。中央商业区统计到的人数最高,达241人。

中区市长、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受访时指出,中区社区发展理事会近来与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密切合作,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导致人们露宿街头的原因复杂,问题不容易解决。

她引述个案说,曾遇到一名年长妇女,虽然有家可归,但因为无法与儿子和睦相处,选择露宿公园。

“现在给无家可归者的援助机制已改善许多,我当时拨电给惹兰勿刹的社会服务中心后,马上就有人下来了解情况,并在三小时内为这名妇女找到临时住宿。”

潘丽萍呼吁公众看到街头流浪者时,不要一味把他们赶跑,而是应了解他们是否需要援助。

看到街头流浪者,公众可拨打社区关怀热线1800-2220000。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